隨著職校生就業率的提高,職校生擇業觀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近日,記者從省會一些職業學校招生就業處了解到,我省職校生就業并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形勢依然很樂觀,但是職校生對就業地點、工作環境和薪酬待遇的要求提高了。并且,記者也了解到部分職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著隨意離職等現象。
職校生開始挑剔了
今年的就業工作開始了,一些職校生認為就業環境好了,就業擇業要求也隨之提高。
據省會某職業學校蘇老師介紹,職校生就業大多數是由學校向用人單位推薦的。許多老師們都覺得還可以的工作,學生們就是看不上。不是覺得工資低就是嫌工作環境不好。甚至有些學生,學校推薦的工作不下幾十個,但是一直到畢業他們都沒能達成就業意向。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學生們眼光高了,對工作挑剔了。
不少職校負責就業工作的老師都向記者表達了職校生就業的這一變化。為此,各職業學校也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并且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傾注了更多精力,向學生灌輸理性擇業的思想,就業不可好高騖遠。
石家莊機械技工學校招生就業處主任葛瑛說,對于今年,一些制造型企業效益下滑,一些單位停止了招聘計劃,甚至某些單位面臨裁員減員的現狀。這更需要學生調整就業心態,擇業時不宜過于挑剔。
部分職校生離職隨意
“如果不是用人單位給我們打電話找學生,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學生已經辭職不干了。”針對現在部分職校生隨意離職,省會某職業學校招生就業負責人既氣憤又無奈。
據了解,職校畢業生就業多以學校推薦為主。學校和用人單位之間都有著多年良好的合作。而學生們頻繁突然“消失”,這讓學校很為難。學校尋找培養一家用人單位,有時候就是由于學生這樣不遵守紀律而不了了之。還有部分學生剛工作幾天就跳槽,這都給用人單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為何有些技校生剛到崗不久就選擇離開呢?許多老師也都不約而同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學生到崗不久離職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觀念問題。一是沒有沉下來,一到企業一看環境不好,工作累,還沒干活,還沒積累到經驗,就想找家更好的。其二,期望值過高,當看到與現實有差距時,心里產生落差,就不愿意干了。
對于老師們的講述,記者覺得對于職校生就業,調整學生在擇業過程中的各種不良心態,除了學校盡量提高學生就業層次之外,還應該對學生進行危機意識教育。現在職校生就業環境好,學生就業出現過分挑剔,隨意離職現象,主要還是學生沒有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