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叫“誰說女子不如男”,不過這句話放在幼兒園里大概要改成“誰說男子不如女”了。近這幾年來男幼師倍受青睞,不少幼兒園希望在自己的“娘子軍”隊伍中,多出現一些男老師的身影。學生家長也希望孩子們多一些陽剛氣。而孩子們更喜歡給他們帶來興趣和快樂的“男阿姨”。
但是,與市場的需求相比,男 幼師的資源卻顯得十分匱乏,傳統觀念不認同、待遇低等困擾著這個急需發展的群體。
河北省在2008年的時候有幼兒園、學前班4287所,專業教師是15955名,男教師卻只有379名,占到了教師總數的千分之0.23。而在唐山,近年來一線幼教隊伍中男教師也有,但是是鳳毛麟角,目前的比重是不足千分之一。從培養幼師的學校方面來看,2010年唐山市各類幼師學校年培養男幼師不到1%,一線的幼師中男教師占比重不足千分之一,招收男生的幼兒師范小學少之又少,男女幼師比例失衡嚴重。
盡管現在招男幼師的呼聲很高,可是從現實來看,男幼師走進幼兒園卻還是困難重重的。一位曾經從事過幼教工作的男教師也很實在的訴說了自己的遭遇,他說男幼師要在女人和孩子堆里工作、生活時間長了,一是不自在,而且有很多親朋好友也認為幼兒園老師就是陪孩子玩就行了,沒什么技術含量,沒有發展。再加上幼兒園老師的社會地位相對不高,工資福利待遇偏低,所以迫于前途、結婚成家,還有傳統社會認為男人應該從事更體現男性特征的職業等,就使得許多男幼師被迫改行,也導致了幼兒園想招男幼師招不到,即使招到了也留不住的尷尬困境。
傳統觀念是不少幼師專業畢業的男生走向幼兒園的大阻礙。德國幼兒園老師的男女比例要平衡一些。曾經帶著兒子在萊比錫長住的榮繼華女士說,孩子在幼兒園耳濡目染,總以“小男子漢”自居。
榮繼華:在德國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都是大概一米九的高個子男人,男孩子在幼兒園里邊做撲籠子,老師經常會帶孩子們出去到大自然里面抓點小蟲子什么的。
而鄰國日本,也面臨同樣的“男幼師不足”的問題。雖然日本有40%以上的幼兒園園長是男性,但是男教師的比例卻不高。2010年幼兒園男老師僅占4.8%,和需求相比還是有不少的差距的,他們頭腦靈活、動手能力和運動能力都超過了很多女老師。主要的是男老師在幼兒園里深受孩子們的歡迎,一個5歲的小男孩說,他們幼兒園有3個男老師,他喜歡男老師,因為男老師有力量,還會做各種手工,他很佩服他的男老師。
雖然幼兒園和孩子們都很需要有更多的男老師,但是現在還滿足不了這種需求,主要原因是人們對男教師的看法也是近年逐漸改變。另外就是在待遇上如果是公立幼兒園,老師算公務員編制,待遇很好。但是如果私立幼兒園的老師平均工資會低于志愿的平均工資。
小男孩們亟需“有樣學樣”的榜樣,幼兒園也已敞開大門歡迎男性新同事,要怎么做,才能改變幼師隊伍陰盛陽衰的局面? 唐山森泰幼師學校的老師作出評論:女老師有女老師的特點,女老師一般來說更溫柔一些,觀察問題更細膩一些。而男老師會有男性的特點,遇到事情更果斷,更直接。作為一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小學,如果他始終接觸的都是女性老師,對他的心理的發展、成長也會帶來某一些負面的影響。所以這個問題已經是一個老問題,不單單是在中國,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