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全省中職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提出多管齊下落實職普招生比大體相當要求
4月9日,省教育廳在石家莊召開2015年度全省中職學校招生工作會議,副廳長賈海明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提出,職普招生比是衡量一個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協調程度和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要堅持多管齊下,改變中職學校招生難的現狀,落實職普招生比大致相當的要求。
賈海明指出,現在中職教育的境況非常困難,突出表現為招生困難。造成當前中職學校招生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學齡人口低谷的影響。深層次原因,主要三方面:第一,中職招生難的問題不僅僅是中職自身的問題,它是整個教育的問題,與整個教育的改革、調整、轉型是分不開的。第二,中職招生難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教育自身的問題,它也是整個社會的問題,與大眾對職業教育的觀念、各級領導的重視程度和整個社會環境的改善是分不開的。第三,中職招生難也要從自身找原因,把責任完全往外推是推不出去的。一些中職學校辦學質量差、水平低,學生在那樣的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學不好,技術技能又學不到,憑什么讓人家上你的學。
賈海明指出,在整個教育環境、社會環境對中職招生不利的背景下,各地職普招生比不平衡,甚至差距很大。這說明,重視不重視,工作抓不抓,抓的力度大小,結果是不一樣的。只要領導重視,真正想抓,工作到位,實現職普招生比大體相當是完全可能的。中職學校之間更不平衡,差距更大。同樣的大環境,有的學校招生不好,但有的學校招生形勢還是不錯的。這說明,學校辦得如何,招生狀況也是不一樣的。只要我們下大力把學校辦好,把質量、水平提上去,把吸引力辦出來,改變招生難的狀況也是完全可能的。
賈海明要求從以下五個方面進一步做好工作:
(一)職普統籌。職普招生比是一個職教與普教之間的相對概念,是一個分數,分子是中職學校招生數,分母是普通高中招生數。落實職普招生比大體相當的要求,不能只抓分子,不抓分母,必須堅持職普統籌。學校統籌是基礎。實現職普招生比大體相當,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校數量要大體相當。各設區市和省直管縣要根據本地實際,統籌整合高中教育階段教育資源,調整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布局,支持中職學校規模發展,進一步優化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校結構比。計劃統籌是前提。法乎其上,僅得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從今年起,各設區市和省直管縣要按照職普招生比大體相當的原則,統一制定區域內高中段教育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統籌管理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工作統籌是關鍵各市縣都要成立職業教育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招生、職業教育和基礎教育的負責同志為副組長,相關科處室負責人為成員,全面統籌協調職業學校招生工作,并召開職業學校招生工作會議進行部署。縣一級要把向職業學校輸送學生情況作為考核鄉鎮和初中學校的考核指標,調動鄉鎮及初中學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領導統籌是保證。各市縣教育局一把手要親自抓職教招生工作,做好三件事:一是主持召開中職招生會議;二是下達分解招生任務;三是簽訂責任書。分管負責同志工作要到位,切實抓好落實。市縣分管負責同志要積極爭取一把手支持,并主動加強與分管普教負責同志的溝通,努力形成職普之間的良性互動。各設區市分管負責同志要深入各縣和學校指導招生工作,一個縣一個縣親自協調,共同研究學校發展和招生問題,難度大的就和縣委、政府領導溝通,加以解決。各縣市區分管負責同志要深入到學校指導招生工作,一個學校一個學校地親自抓落實。
(二)限擴共行。限,一是要限制普通高中擴大招生。根據教育部有關要求,原則上按50%的比例引導應屆初中畢業生向中職學校分流。各地要嚴格執行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三限”政策,要根據保證職普比大體相當的要求,劃定普通高中低錄取分數線,低于低錄取分數線的,普通高中一律不得錄取,不得注冊普通高中學籍。對違反招生政策規定的單位要嚴肅追究責任。二是要限制劣質中職學校招生。各地要按照《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進行合格學校評估,加強對民辦中職學校監管,引導不達標且無力改善辦學條件的學校逐步退出辦學,支持辦學方向正確、辦學行為規范的民辦學校發展,促進生源向優質學校流動。要實行招生宣傳備案制度、中職學校網站招生內容監管制度,對不具備專業辦學條件的職業學校給予停招或限招處理,維護中職學校的良好形象。三是限制無序招生。要嚴格規范招生秩序,學習石家莊市的做法,實行 “三個一律”、“四個嚴禁”。“三個一律”:未經教育部門審批的中職學校一律視為非法辦學,未經教育部門進行招生資質公示的中職學校一律不得招生,招生簡章未經教育部門審核備案的學校一律不得進行招生宣傳。“四個嚴禁”:嚴禁中職學校委托或組織社會人員參與招生;嚴禁地方生源保護,維護學生及家長對學校的自由選擇權;嚴禁虛假宣傳、學校間相互詆毀、搞不正當競爭;嚴禁中職學校以任何形式實行有償招生。擴,就是要多渠道擴大中職學校招生。職業教育的偉大之處,在于什么樣的學生都要,這真正體現了教育的“有教無類”。要堅持職業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會的原則,拓展生源渠道。除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外,還要面向未升入高校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初三高一分流生、現役退役士兵、農村青年、農民工、轉崗再就業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引導他們接受中等職業教育。要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政策措施,保障符合規定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公平接受高中階段教育。鼓勵中等職業學校通過隨班就讀、特殊教育班等多種形式,積極招收殘疾學生,為他們就業和繼續深造創造有利條件。
(三)疏堵結合。實現職普招生比大體相當,不能光用行政手段“堵”普通高中的口,還要“疏”,加大中職學校招生宣傳力度,引導學生自覺報考中職學校。馬克思說過,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而理論只有說服人才能掌握群眾。要因勢利導,做好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工作。一要講清一個道理。就是社會是講究分工的,社會的人才應該是多樣化的,一個人要不要接受高等教育因人而異。有很多的社會工作并不需要學太多的書本知識。有的人不上大學,未必沒有其他才能,他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車工,也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推銷員,同樣會過得很好。所以每個學生都應當根據自己的情況定位人生,沒有必要都去進普高、上大學。二要幫著學生和家長算好一筆帳。讓老百姓看到職教的實際與實惠。在全國用工荒一年甚過一年的情況下,中職教育無論是在升學壓力、上學成本還是在就業形勢等方面都優于普通高中。只有每個家長和學生的思想接受了職教的優越性,才能真正愉快地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四)標本兼治。為解決中職學校招生眼前的困難,采取一些治標措施是必要的,從根本上解決中職學校招生難的問題,終要靠增強中職教育和中職學校的吸引力。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好比兩鍋飯,把中職學校這鍋飯做好了,學生自然就過來了。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教體系,增強中職教育的吸引力。過去中職教育基本上是“斷頭路”。這次全國職教工作會議提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將開通從中職到專科、本科乃至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為中職生多次性選擇、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成為與學術教育并行的另一條成長成才道路,滿足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的多層次需求。要下大力抓好內涵建設,增強中職學校的吸引力。辦好中職教育,既要外求,積極爭取外部環境的改善,更要內求,做好自己,抓內涵、提質量、上水平。下一步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更多地放在職業學校內涵建設上,努力推動職業學校實現質量發展、集約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品牌發展,使學生在我們的學校真正能夠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學到就業創業的真本領。
(五)獎罰并舉。職業教育作為一個弱勢類型,要加快發展必須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從今年的中職學校招生落實職普比,就要開始考慮。要把職普招生比納入對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考核范圍。建立定期通報制度。省廳對各設區市和省直管縣高中段招生計劃制定情況和中職學校招生情況進行定期通報。職普招生比落實情況要與事業支持掛鉤。哪個地方重視職業教育,省廳在考慮職教經費、項目、政策時就向哪個地方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