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位于河北省壩上地區中心地域———張北縣城的中心。學校占地面積180余畝,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學校環境幽雅、清潔美觀、詩意濃濃;教學樓、學生公寓、多功能廳、圖書館、閱覽室、浴池、各類球場一應俱全。
學校還在原張北師范的基礎上投資近三百萬元建設了數控技術實習車間、微機室、多媒體實驗室、語音室、電工電子電拖實驗室、計算機組裝室、財會組裝室、財會模擬實驗室、汽車檢測維修實習車間,使學生學知識有實物,練技能有保證,所有這些為莘莘學子德、智、體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
為打造張家口學校,學校特聘教育專家、原保定虎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殷法余出任校長;特聘原華北電力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張旭振教授出任主抓教學的副校長;特聘計算機專家陳基祿教授、汽車工程專家李貴德教授、機電工程專家程天良教授、數控專業馬義忠工程師等一大批專家教授和雙師型人才出任各專業學科帶頭人,從事第一線教學工作。學校將以完善的教學、管理、服務、高質量就業率,讓每一位走進校門的青年學子成為新世紀的有用之才。
張家口現代科技中等專業學校的落成,其更加深遠的含義在于,她將擴大職業教育在壩上地區的影響,增強壩上地區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加快壩上地區職業教育的前進步伐,對壩上地區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就業與升學雙翼齊飛的全新辦學模式
數據顯示,農村子女及城鎮低保家庭子女在職業院校就讀的占全市職業院校在校生的85%,其中,縣級職業學校中的比例高達96.5%。這些數據說明,職業教育無疑是一條快速通往就業道路的捷徑,是幫助廣大農民家庭脫貧致富的理想方式。而這種結果,源于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同的辦學模式和教育模式。
張家口現代科技中等專業學校立足于培養高、中級技能型人才,學校通過深入細致的社會市場調查,開設了電子電工、電子商務、計算機財務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六大專業,此外,為滿足廣大學生高考升學和迅速就業的需求,還開設了天津春季高考班、北京一年制就業班。
學校以先進的理念指導辦學制定了一條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式培養、零距離辦學的路子,新生一入學就簽定就業合同。學校已經與北京中芯國際集團公司、中國移動公司、八億時空、日本三洋、北京亞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通訊設備有限公司、盛蒂斯電子組件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簽了定單,學生畢業就可以就業。而且,學校已被列入北大燕工計算機研究人才培訓基地,更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可靠保障。
為滿足一些學生繼續求學深造的需求,學校為學習成績中等水平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搭建了一個升入大學的平臺。學校與天津薊縣聯辦天津春季高考班,學習三年參加天津春季高考。2007年,該校為天津市29所大學輸送本科張家口考生70名,其中張北縣就有四名。到天津參加高考優勢是以天津學生名義參加高考,高考科目少,錄取分數線低,這樣就能保證90%以上學生升入天津所屬高等學校。
為壩上貧困學生開啟一扇希望之門
由于壩上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上得起學,學校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在張家口現代科技中等專業學校就讀的學生收費均按省物價廳規定,市物價局批準的低收費標準,此外,近90%的學生就讀期間享受國家兩年助學金補助,每生每年1500元,學習優異者還可享受學校設立的獎學金,學生入學后免除公寓化收費。學生在校兩年得到資助,第三年工學結合頂崗實習開始掙錢,家庭基本不用承擔學生的學費,解決了困難學生的后顧之憂。
除了這些優惠政策之外,學校還積極開展“獻愛心活動”,救助120名(張北縣60名,沽源、康保、尚義縣各20名)壩上各縣學籍、戶籍在本地,愿到張家口現代科技中等專業學校學習的品學兼優的特困學生。只要是有學校出具的思想品德鑒定證明品學兼優,在初中讀書期間無違紀違規行為的學生,軍屬、烈屬、殘疾人子女,“三好學生”、“優秀干部”,學生中考成績優秀,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有機會得到救助。得到救助的孩子學校免去學生第一年在本校就讀除國家資助外的學費,只交住宿費和生活用品費。學習優秀者可享受學校設置的校長獎學金。學校還可以提供勤工儉學崗位,解決這些特困學生的生活費用。
張家口現代科技中等專業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市場辦學,辦學思想明確,辦學模式新穎,培養目標是讓學生就業有本領,創業有優勢,升學有希望,繼續教育有基礎,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社會的成功人。伴隨著學校的開學,我們相信,它將為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水平,為壩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