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環境好了,課程開全了,還能通過網絡、衛星電視聽國家級名師輔導。”近日,衡水市桃城區農村小學布局調整后新建的河沿鎮談莊小學開學,孩子們甭提多高興了。這所新建的寄宿制完全小學是由附近村13所小學合并而成的,投資30多萬元,教室、操場、宿舍、餐廳各類教學、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還配備了現代遠程教育設備。
在新農村建設中,桃城區堅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讓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去年以來,區、鄉、村三級籌資1億多元用于改善農村教育、交通、環境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村村有學校,點多面廣規模小,一兩個教師“包打天下”,是桃城區兩年前的狀況。為均衡城鄉教育發展,讓農村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該區確定調整農村小學布局,將82所整合為29所,全部實行寄宿制。去年以來,該區投資3000多萬元改擴建農村小學15所,有7所小學實現了寄宿制。今年他們又投資459.2萬元實施了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現已普及農村學校41所。
近兩年,該區財政籌措資金2200多萬元直接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他們在城市公交線路的基礎上,實施了鄉村客運線延伸,建立城鄉客運站4個、候車亭22個。如今農村客運專線已覆蓋全區各個村莊,有效地解決了老百姓的出行難問題。
為改善群眾就醫環境、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該區先后為鄉鎮衛生院配備了兩批次1680臺件醫療器械,通過業務骨干下鄉幫扶、舉辦講座、鄉醫進城培訓等形式,提高了基層醫務人員業務水平。目前,該區基本完成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已有290個村衛生室達到市級標準,達標率已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