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刮痧?刮痧,人們并不陌生。現在許多洗浴中心、美容院、休閑保健中心都有保健刮痧服務。還有很多人為了去火和養生而定期去刮痧,唐山建立按摩學校的專業老師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刮痧原理:
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二)刮痧的部位:
人體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頸椎上下左右四處,喉骨兩旁,兩臂彎,兩腿彎,脊椎兩旁,前胸肋骨間,后背肋骨間,兩足內外踝后的足跟肌腱處,左右肋下肝脾區,以及兩肩胛崗上和崗下等處。背部刮痧取俯臥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會出現青紫色出血點。
(三)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專門的刮痧板,形狀為長方形,邊緣鈍圓。
(四)刮痧的適應癥:
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癥。
(五)刮痧的過程:
先將準備刮痧的部位擦凈,用刮痧板的邊緣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確定部位進行刮痧。 刮痧要順一個方向刮,不要來回刮,力量要均勻合適,不要忽輕忽重。如有痧癥,連刮兩臂彎十幾下,即出現暗紫色的條條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處可刮20下。如患有頭痛或喉痛,則取坐位;頭暈眼花或胸腹疼,則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處疼,則取俯臥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紹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輕松,可讓病人休息幾分鐘,在前胸、后背肋間、頸椎上下,或兩肩腫崗上崗下,再每處刮動十余下,再飲糖姜水或白開水,病人會異常舒暢。
(六)刮痧的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回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4、刮痧出痧后好飲一杯溫開水(好為淡糖鹽水),并休息15-20分鐘。
以上就是唐山建立按摩學校的專業老師為大家介紹的刮痧的原理、工具以及注意事項,希望對刮痧感興趣的同學們能來提前了解,想學習按摩其他相關專業的同學們都可以來學校咨詢我們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