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結束的第一天,包括咱們中職生在內的940萬考生終于可以卸下應試教育重擔,趁著還沒出成績,瀟瀟灑灑的玩幾天。今天,河北技校網與大家一起聊聊高考那些事。
今年高考不一般。第一,2017年是恢復高考40周年,充滿紀念意義;第二,今年也是許多高考新政策,比如取消三本、取消國防生、文理不分科等舉措具體落地實施的一年;第三,在圍棋領域大出風頭的人工智能又開始進軍高考試題了,和高考考生同臺飆戲,競技高考數學題。
除了這些新興話題,高考還有一個經久不衰的熱議焦點,即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這么有料的討論題,超有料當然不能錯過。和微信公眾號“校園新知”運營者小水一起來聊聊看,關于2017高考作文的那些事兒。
有朋友要問了,為什么嘉賓請她呢?那是因為她在作文題出爐后火速整理匯總了2017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
好了,話不多說,咱們趕緊請出小水。
問:小水,你好。你昨天整理高考作文題目,一共有9個。這之中你覺得哪個難呢?
答:如果我去寫的話,我會很發愁全國卷二的根據古詩句寫作的題目。因為我們上學的時候可能不得不去背誦古詩句,還有點文學素養,但是工作了兩三年,平時接觸的名句也變少了,像題目中的“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乍一看覺得很大氣,但其中含義卻捉摸不透。還有“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等詩句,字面上雖然好理解,但我恐怕也無法在行文中體現背后的深意。所以估計我做這個題目,多拿個基礎分。
問:很多網友都說,這個題目初看很簡單,但轉念一想,不對,我們作為已經從高中畢業的人,有相對多的時間上網看新聞、刷微博、玩頭條,對時事政治或者新鮮事物掌握的較快,所以寫起來很簡單。但是高三的學生不一樣,他們埋頭苦讀,接觸網絡、手機的時間相對較少,因此信息量不足以支撐系統成文。你怎么看?
答:我特別贊同網友的觀點。而且,我覺得信息量不僅是不足,而且不公平。使用全國卷一的省份是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和福建。除了廣東外,其他大多是相對落后省份或者人口大省。這些地區本身就面臨經濟發展慢,農村人口眾多的趨勢,信息和教育落后情況普遍存在,那么這時作文題緊追時事,就很不合理。這無疑是讓農村考生的考試難度越來越大。
問:我理解你的想法,你覺得這次作文的命題就好像是給了大家同場競技的權利,卻用信息不對稱建立了屏障。但是我和你的看法有些不一樣。如果學生不了解移動支付、高鐵、共享單車這些高科技,不清楚一帶一路、美麗鄉村等國家戰略,沒關系,可以寫傳統國粹京劇和新型娛樂形式廣場舞;從憂與愛角度寫空氣污染、食品安全和共享單車,或者寫我國特有的大熊貓、長城、京劇、中華美食……
答:你說的幾個角度的確可行,但我總覺得稍微有些尷尬。依照這個思路,幾百萬考生是要積蓄十幾年功力來寫出滿篇贊譽嗎?我記得在2015年高考期間,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就分析說,“作文題更強調思辨和表達,不再那么與時政結合緊密,這是在向作文本質回歸。”很顯然,今年全國卷一的試題就是時政。
但是城鄉差距下,教育資源分配本就是不公平的。貧困地區的孩子在18歲之前能有機會一心一意的堅持讀書、讀好書已經不易,更何況,從實際情況來說,農村孩子獲取信息的渠道確實少,同時,城市孩子面臨的父母屏障他們一樣也會有,而且,可能城市上班族還會談論科技和國家戰略,農村的文化環境則相對薄弱。這么多現實因素下,會不會讓人產生我的生活起點低,再努力也沒辦法改變命運的想法。
問:那你有什么打破城鄉信息不對等壁壘的好方法嗎?
答:事實上,就讀中職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破除城鄉教育資源不公的途徑。根據調查顯示,80%的中職生都是農村戶籍。孩子進入中職校后,不僅一樣學習文化課知識,而且還要接觸至少一門專業技能課程。如果我們學習的是機械技術類的,那這次的高考中,對“共享單車”、“高鐵”、“移動支付”的認識一定會比普通高中生更為深刻。如果學習了烹飪相關專業,中華美食的表面意味及深層次的人文價值的了解也一定會更加廣泛。
而且,中職校的教學模式相對來說比較寬松,學生接觸社會新鮮事物與信息的機會更多。讀中職之后,咱們也多了一個選擇:想要繼續考大學,那就站在和城市學生同樣的信息量起點上參加高考;想要工作,一門技術在手,走遍天下不愁。
想要了解更多高職教育信息,歡迎關注河北技校網實時更新。如果想要就讀高職學校選擇熱門專業,歡迎致電河北技校網,專業的招生平臺,為你的人生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