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條奔騰不息的河流,不可逆流,也無法停歇。中考結束,對很多家庭來說,考前覺得可以歇歇腳步松口氣,考后覺得更是忐忑:能考個什么成績,就讀什么學校,焦慮不減,令人分秒難熬。河北技校網告訴大家,選擇中職,一樣能有一個好的未來。
技能大賽上,中職選手精彩的技能表演
按照現今中考政策,將有一半的初中畢業生被引導到中職就讀。讀普高、讀大學、就業生子——對許多一直以這條路徑規劃孩子人生的家庭來說,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讀中職,就是奔騰的河流要突然轉個彎,從康莊大道轉入羊腸小道,令人猝不及防難以接受。似乎“讀中職”約等于“人生失敗”。
楊麗筠,深圳都市寶貝早期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早期教育資深專家;彭馨嬈,香港珈琳凱樂國際幼稚園執行園長;劉漢霞,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行長;黃華中,長沙融星行奔馳3S店老總,長沙奔馳汽車維修界權威;陳香,湖南東方紅建設集團項目經理……這些人各有各的人生精彩,但他們有一個共同標簽——“中職生”。
記者近一個月來跟蹤采訪了許多優秀的職場人,這些職場達人的人生,就從中職轉彎開始,一路拼搏成了高技能的勞動者,收獲了自信和成功,成了被夸耀的“別人家的孩子”。要他們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成功,他們說,是因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潛能被激發,得到了自信和充分的發展。
讀中職不是學業盡頭,依然可以實現“大學夢”
為什么不愿意孩子讀中職?近,記者對不少家長進行了深入調查。有四成左右的家長表示,不愿意孩子就讀中職,是因為心疼孩子18歲就要進入職場,或者過上“三班倒”的生活。“我家家境也不錯,人家讀完大學還要啃老幾年,我家孩子這么小就開始操心生計,實在是于心不忍。”
市教育局職成處處長范霖表示,家長有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不過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不少家長對目前的中職人才培育渠道并不了解。
在中職,對口高考成了不少學生通往大學校園的重要途徑。職業教育邊緣化,高技能人才短缺,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2014年,省教育廳等聯合印發《湖南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湘教發〔2014〕50號),明確指出“逐年擴大中職對口升入本科和高職畢業生專升本的比例(占畢業生總數比例)”,其中,中職畢業生對口升入本科的比例,2015年為5%左右,到2020年達到10%左右。
普通高考和對口高考相同的地方是:同屬國家計劃招生,同一時間考試,同一時間錄取,升入高校后待遇相同。不同之處是,對口高考招生對象只限于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對口高考考試科目為語數外加專業課,語數外三科的考試內容與普高不同;高考錄取分數線也不同,普通高考按照文、理科劃線,對口高考按專業類劃線。
有的孩子,把解出一道奧數題作為大的挑戰和幸福,可對有些孩子來說,也許在5分鐘內把汽車的一個受損面修補一新,更讓他有成就感。這就是世間萬物存在的必然差異,或者叫各有各的天賦。
選擇中職不是對命運的妥協
長沙市信息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郭正良說,他喜歡的,就是在整潔的校園里看到學生昂著頭開心的笑臉。“每年8月新生進校,總有一些孩子垂頭喪氣,灰頭土臉。對他們來說,選擇中職,似乎是不得已而為之,鄰里親戚問起在哪里就讀,他們都羞于回答。然而,進校不到半年,家長都有明顯的感覺:自己的孩子變了。我們職業教育就是要提供適合孩子的教育,把灰頭土臉的應試教育‘失敗者’,變成陽光自信的準職業人,讓他們昂首挺胸走向社會……”這是他認為職業教育人應該踐行的職業教育觀。
回到6月15日中考前一天,《致全省初中畢業生的一封公開信》首段說,即將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你,第一次站在了人生重要選擇的十字路口,是上普通高中,上職業學校,還是放棄學業、直接就業?這個抉擇,既關系到你當前的生活狀態,更關系到你的未來發展。“其實,這個問題不用糾結,只要你不放棄學業,保持繼續學習的信心和勇氣,無論選擇上普通高中還是職業學校,都有光明的前程。”
很顯然,選擇中職,不是對命運的妥協,而是人生新的奮斗起點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