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清華北大之外,我們還需要什么?中國要強大,社會要進步,除了各種各樣學術型的人才被大量需要外,各種行業的技能人才更是稀缺,更是供不應求,所以,當前,清華北大之外,我們還需要世界一流的職業技術教育。接下來,河北技校網的小編就這種情況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中國需要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一批世界一流大學,這個基本是上上下下的共識,不會有異議。而且這個也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近現代世界經濟中心轉移的過程中,無一列外,經濟強國和世界一流大學相生相伴。英國,德國,法國,美國,分別曾經是或正在是世界的經濟中心,都各自產生了世界一流大學。中國現在是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如不出意外,在不遠的將來,中國應該會重坐世界經濟的頭號交椅。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催生出本土的世界一流大學,而且反過來,世界一流大學也會在國家科技創新,文化重塑,信仰追尋中扮演重要的助推器作用,從而加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需要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同時我們還需要世界一流的職業技術教育,因為我們既需要一流大學培養的高級科研人員,也需要一流職業技術學院培訓的能工巧匠。這兩種人才是工業體系的兩條腿,缺一不可。不管產品設計如何高端,如果沒有技術過硬的產業工人,產品的質量也會打折扣。比如小編所在的科研領域,科研設備做的好的是歐洲和日本,我們中國也可以做同類的產品,但是一相比較,說句實在話,我們還沒有把產品的質量做到極致,當然我們有我們的優勢,就是價格比較低廉,性價比比較高。這個情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的經營理念,當然跟技術工人的技藝水平也有關系。
現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新,這里面既包括高科技創新,也包括實用技術創新。高科技創新主要應由大學和企業研發中心的科研力量來完成,這部分人是學術研究的正規軍,他們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經歷過嚴格的科研訓練,他們的創新成果應該是門檻比較高的高精尖產品。實用技術的創新就應該由生產第一線的產業工人來完成,他們的學歷可能不是很高,但富有實踐經驗,熟悉生產工藝,了解顧客需求,他們的創新不一定有多么高大上,但是實用,可以提高顧客的滿意度。這兩個群體雖然各自的稟賦有差異,承擔的任務也不同,但都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人在其行業做得出色,都應該得到認可和獎勵,所以也應該在國家層面建立獎勵制度,就像每年的科技三大獎一樣給予優秀技術工人一定的表彰和獎勵。
我們有各色各樣的人才計劃,但是沒有聽說任何一項相應的針對技師的人才計劃,或許小編孤陋寡聞。大學里有百萬年薪的教授,那么依靠國家專項基金和公司的配套經費,給予手里有絕活的技師幾十萬的年薪也是可行的。可能有些人,特別是科研人員,對于這種建議想不通,覺得不公平。其實科學網上的博友,很多是在從事科研工作,講白了就是靠發文章來安身立命得。聽起來高大上,看起來很是光鮮,但是仔細想一想,難道所作的貢獻一定比工人師傅大?小編看不見得。比如發的文章中有多少是打醬油的?有多少是在自娛自樂?有多少是純粹為了個人私利(票子帽子)?文章的含金量有多大?做假作弊的又有多少?近的撤稿事件就可見一斑。當然小編不是來否定整體上科研人員為國家的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所做的貢獻。
對優秀技師價值的認可還可以給全社會傳遞一種信息,就是行行出狀元,只要你優秀,做技術工人也可以活出自己的價值來。這個對于高三畢業生特別具有指導意義。現在絕大多數的高考考生都在追求985,211,至少一本二本,實在不行讀個三本也可。但是對于職業技術學院并不怎么看好,甚至不屑一顧,恕小編直言。
在這個問題上,小編的觀點是,對于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社會資源有限,人脈關系匱乏,而分數又不夠二本的學生,好去讀職業技術學院甚至技術學校也可以,堅決不支持掙掙扎扎欠上一屁股債去讀三本大學,因為這種學位,講白了是拼爹用的一塊敲門磚。對于貧困家庭的學子,拿個三本學位找個體面的工作真是不容易。如果進入技術職業學院,學好一門技術,前景不會比別人差。比如說,擁有本科學歷的工薪階層有多少人比泥瓦匠,木工,電工的工資高?一個熟練泥瓦匠在大城市的日工資應該在300到500元,如果可以做室內精裝潢,那收入更是可觀。而且這種行業也上不封頂也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如果你做得好有經驗有資金,還可以成立建筑公司,裝璜公司,一切都有可能。
對于貧困家庭的孩子,還有一條路就是高中畢業就就業,跟上師傅學手藝,這也未嘗不可。但是小編還是鼓勵如果有可能還是進職業技術學院學習,因為經過三到四年的培訓,人的眼界,對社會的感悟,對新鮮事物的敏銳度,肯定不一樣,而且所接受的技術教育也更系統完整。
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注意到職業技術學院中來自貧困家庭學生的比例要遠遠高于清華北大中的比例,而且職業技術學院所能得到的社會資助的機會也非常低,國家扶持的力度又遠遠小于本科大學,所以職業技術學院的學費相比起來一點也不低。如果要關注窮人孩子的受教育機會和權利,那么這群人就更值得我們關注。
小編強烈呼吁國家要加大對職業技術學院的扶持力度,大幅減免學費,給貧困家庭出來的學子一條改變命運的道路。同時職業技術學院要和企業聯手,借鑒德國的師徒培訓制度,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幫助學生扎扎實實掌握一門實用技術,但是不要刻意強調一些虛的東西,像情懷啦,改變世界啦,悲天憫人啦,等等,因為他們能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就是對社會大的貢獻。
總而言之一句話,職業技術教育要被極度重視,爭取做到世界一流,爭取讓每一個學生有學可上,有技術可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