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境的生態平衡是指
A.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間的動態平衡
B.人與環境間物質轉換的平衡
C.環境中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動態平衡
D.環境中非生物因素與人類之間的動態平衡
E.生物體內各種物質的吸收與排泄之間動態平衡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生態平衡生態系統中各個環節的質和量相對穩定和相互適應的狀態。食物鏈是由食物關系把多種生物連接起來,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另一種生物再以第三種生物為食……彼此形成一個以食餌為形式的鏈鎖關系。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關系很復雜,各種食物鏈相互交錯,形成食物網。任何生態系統都通過食物鏈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2.★★★三大營養素占熱能比例為
A.糖60%~65%,蛋白質10%~25%,脂肪12%~15%
B.糖40%~60%,蛋白質20%~30%,脂肪10%~20%
C.糖60%~65%,蛋白質10%~15%,脂肪15%~25%
D.糖40%~50%,蛋白質10%~20%,脂肪20%~30%
E.糖50%~60%,蛋白質20%~30%,脂肪10%~20%
本題正確答案:C
3.★★★反映標準化心理測驗可靠性的技術指標是
A.樣本量 B.常模 C.標準差 D.信度 E.效度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心理評估是依據心理學理論與方法對人的心理品質水平(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特征)所做出的客觀鑒定。效度是指測驗工具的測驗結果要科學、真實、有效。信度是指測驗工具要可靠、穩定、幾次測量結果一致、可信。常模是從測驗適用的集團中選定代表性的對象,對其實施正式測驗所得的平均值。
4.★我國計劃免疫的主要內容是針對7周歲以下兒童開展“四苗防六病”,其預防的傳染病不包括
A.脊髓灰質炎 B.結核 C.白喉、百日咳、破傷風 D.甲型肝炎 E.麻疹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在預防接種中要特別重視兒童的基礎免疫,即“四苗防六病”對7歲及以下兒童進行卡介苗、脊髓灰質炎三價糖丸疫苗、白百破和麻疹疫苗的基礎免疫。
5.★慢性汞中毒三大主要特征是
A.易興奮性、震顫、口腔炎 B.易興奮性、口腔炎、皮炎
C.易興奮性、震顫、血壓不穩 D.易興奮性、口腔炎、腎炎
E.易興奮性、口腔炎、腸炎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慢性中毒,初期表現為神經衰弱,進一步發展為特異癥狀和體征,主要為易興奮性,震顫(粗大的意向性震顫),口腔炎。
6.★★★診斷矽肺的主要依據是
A.臨床癥狀、體癥、職業史 B.X線胸透、職業史 C.X線胸片、職業史
D.化驗檢查、X線胸片 E.接觸粉塵濃度、X線胸透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矽肺的臨床表現:早期無明顯自覺癥狀,隨病程發展和并發癥的出現,常見有氣短、胸悶、咳嗽、咳痰等癥狀。可聽到哮鳴音;合并感染時可聽到濕啰音;可出現桶狀胸等。X線影像是矽肺病理改變的重要表現,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小陰影或融合成塊狀大陰影。常見的并發癥是肺結核。
7.★★★主要的產熱營養素是
A.蛋白質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維生素 E.纖維素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包括食物中的淀粉、單糖、雙糖和膳食纖維。是熱能的主要來源,也是構成機體組織成分的重要物質。對蛋白質有節約作用,且有護肝解毒作用。膳食纖維有促進腸蠕動,刺激消化腺分泌,防便秘和腸癌作用。供給量及來源應占總熱能的60%~70%.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糖類和根莖類供給,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8.★★★飲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A.預防化學性中毒 B.預防食物中毒 C.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D.預防“三致”作用的發生 E.保證水的感官性狀良好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消毒的目的主要是殺滅水中的病原體,預防腸道傳染病的傳播流行。目前我國廣泛采用的是氯化消毒法。
9.★人格核心是
A.氣質 B.能力 C.性格 D.需要 E.動機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性格是指每個人對客觀現實穩定的態度及相應的行為模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能夠反映出每個人的本質屬性。性格包括以下特征:對現實的態度、情緒、意志和理智。
10.★★★男性,45歲,某省廳干部,平時不嗜煙酒,生活規律;但性情急躁,易激動,工作認真,爭強好勝,雄心勃勃。一年前單位減員時調入某廠工作,常因小事上火,發脾氣。 三日前因心絞痛入院,診斷為冠心病。病前病人行為特征是
A.A 型 B.B 型 C.C 型 D.混合型 E.以上都不是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福利德曼(Friedman)首先提出A型行為,其特征是:①時間緊迫感、說話快、走路快、辦事快,脾氣暴躁、容易激動;②競爭意識強、爭強好勝; ③對人懷有敵意等。具有A型行為的人,容易患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巴楚斯克(Baltrusch)提出C型行為,其特征是:①童年遭受挫折,成長中經歷坎坷;②性格克制、忍耐、好壓抑各種情緒(特別是壓抑憤怒);③焦慮、抑郁、過度謙虛和謹慎等。具有C型行為的人,機體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各種腫瘤。
11.★★★描述一組偏態分布計量資料的變異度,宜選擇
A.全距(R) B.中位數(M) C.標準差(S) D.變異系數(CV) E.四分位數間距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標準差、全距、變異系數都是描述計量資料離散趨勢或變異程度大小的指標。其中:標準差應用于正態分布資料,全距主要應用于偏態分布資料,變異系數主要是應用于所比較各組資料單位不同或均數相差較大的情況。
12.★★★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基本方式是
A.新陳代謝 B.信息傳遞 C.能量流動 D.物質循環 E.食物鏈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生態系統: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生物群落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通過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連續流動的系統: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無生命物質(陽光、水、大氣等)和分解者(微生物)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生態系統的功能:1.進行物質循環主要有水、碳、氧三大循環。2.進行能量的流動 全部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來自太陽,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經食物鏈逐級轉移能量;同時,動植物死亡后,使有機物中的能量放散到環境中去。這就是能量在環境中的流動。3.進行信息傳遞。
13.★★★人低層次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歸屬和愛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實現的需要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低層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層次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層次是歸屬和愛的需要;第四層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14.★★★在駕駛員、接線員、銀行出納員等人群中,高血壓的患病人數增加,此病屬于
A.工傷 B.職業病 C.職業特征 D.工作有關疾病 E.非職業性疾病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工作有關疾病: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職業人群常見病發病率增高,潛伏的疾病發作或現患疾病的病情加重,是一組與職業有關的非特異性疾病,統稱工作有關疾病。其特點是:①與職業有害因素有關,但不存直接因果關系。②職業有害因素存在的作用在于促使潛伏疾病暴露或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③調離該職業,可使疾病緩解或停止發展。
15.★★★一位外科手術前的病人,坐臥不安,眉頭緊鎖,小動作多,這一現象是
A.應激的行為反應 B.應激的情緒反應 C.應激的生理反
D.應激的防御反應 E.以上都不是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心理應激是指人對外界有害物、外界的威脅、挑戰等經過認知評價后,認為它將危害人的生存和所處地位時產生的生理、心理及行為反應。適當的心理應激可以提高人體的應對能力和適應能力,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但是,過強的、持久的心理應激能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降低工作效率并導致心身疾病、精神病和神經癥。
16.★★★下列含鋅豐富的食物是
A.海貝類 B.海帶 C.木耳 D.綠色蔬菜 E.牛乳及乳制品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鋅是一種多功能必需微量元素,能促進生長發育,組織再生;促進性器官和性功能的正常發育;促進維生素A代謝,保護皮膚健康并參與免疫過程等。缺鋅時蛋白質利用率降低,兒童少年生長發育遲滯,性發育遲緩,味覺異常,有時還會出現“異食癖‘,甚至侏儒癥。動物性食物含鋅多,且吸收率高,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牡蠣、魚貝類等海產品。
17.★★★用兩種不同劑量的電離輻射照射小白鼠,第一種劑量照射25只,在照射后14天內死亡4只;第二種劑量照射18只,同時期內死亡5只。問這兩種劑量對小白鼠致死作用是否相同?可選用的適當方法是
A.χ 2 檢驗 B.校正χ2 檢驗 C.u檢驗 D.直接計算概率法
E.兩種劑量死亡率分別為56%和27.8%,可認為作用不同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χ2檢驗常用于計數資料的分析,多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樣本率或構成的比較。
18.★★★下列資料何為計數資料
A.體重(Kg) B.血型(A、B、O、AB) C.身高(cm)
D.每日吸煙量(0、1~5支、6~10支、10支以上) E.白細胞數(個/L)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計量資料:用定量方法對某一觀察單位的某項指標進行測量而得到的數值組成的資料。一般有度量衡單位。計數資料:將觀察單位按性質或類別分組,然后清點各組觀察單位個數所得的資料。
19.★★★職業病診斷的首要條件是
A.有明確的職業史 B.生產環境調查 C.特有的臨床表現
D.特異性生化檢驗 E.同工種工人患病情況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由職業性有害因素引起勞動者的特定疾病稱為職業病,目前我國職業病群含9類99項102種。職業病的共同特點是:①病因明確。②存在劑量一反應關系。③多為群發性。④大多數目前尚無特殊療法,早期發現,預后良好。職業病的診斷:職業接觸史是確定職業病的先決條件。臨床檢查資料。現場調查了解生產環境中職業有害因素的種類和強度。
20.★★★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認為
A.心身是統一的
B.心理對健康和疾病有能動作用
C.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響人體健康和疾病的發生
D.在健康和疾病問題上應將人視為一個整體
E.以上都是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醫學心理學在醫學與心理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將人的身心與外界環境(自然和社會環境)視為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醫學心理學可以為醫學提供心理學的理論及科學的研究方法,從而可以提高醫學研究的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醫學心理學能為培養重視“整體預防”,適應新的醫療模式要求的醫學人才貢獻力量。
21.★★★下列食品中蛋白質生物學價值高的是
A.雞蛋 B.牛奶 C.瘦豬肉 D.豆制品 E.魚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動物蛋白質和蛋類蛋白生物價值較高,其中以雞蛋為高。供給量及來源,應占總熱能的10%~15%.我國居民膳食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為糧谷類,優質蛋白主要存在動物性食物和大豆及制品中。
22.★★★患者,女,55歲。10年來主要因丈夫有外遇,夫妻感情不佳,總想離婚,但又總舍不得孩子,又怕丟面子,來到心理咨詢門診,想問心理咨詢師,離婚還是不離婚好?此時心理咨詢師應注意采用的原則是
A.回避原則 B.中立原則 C.耐心原則 D.綜合原則 E.靈活原則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心理治療又稱精神治療,是以良好的醫患關系為橋梁,應用心理學的方法,影響或改變病人的感受、認識、情緒和行為,調整個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在治療的過程重要的是把握中立原則。
23.★★★用來判斷暴露危險因素是否與疾病有關聯及其關聯程度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是:
A.普查 B.隊列研究 C.病例對照研究 D.抽樣調查 E.理論流行病學研究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病例對照研究亦稱回顧性研究,是選擇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病例組,和未患這種疾病的人群作為對照組,調查兩組人群過去暴露于某種可能危險因素的比例,判斷暴露危險因素是否與疾病有關聯及其關聯程度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用于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險因素,檢驗病因假說,提供進一步研究的線索。
24.★★★為說明某醫院夏、秋季腸道傳染病在門診病例中的比重大小,應選用的指標是
A.率 B.構成比 C.相對比 D.均數 E.中位數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率:為頻率強度指標,說明其現象發生的頻率或強度。構成比:為構成指標,說明事物內部各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數表示,因此也稱百分比。相對比:簡稱比,表示兩個有關但又相互獨立的指標之比。通常以倍數或百分比來表示。
25.★★★男性,19歲,無業青年,父親是生意人,該青年5年來一直在購買收藏女性的高跟鞋而感到滿足,而且晚上要抱著高跟鞋睡覺,在心理咨詢門診診斷為“戀物癖”,對此類患者的治療方法好選擇
A.人本主義 B.厭惡療法 C.自由聯想 D.系統脫敏 E.夢的分析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厭惡療法是把病人厭惡的刺激與對病人有吸引力的不良情緒或行為相結合,使已形成的不良條件反射消退。
26.★不屬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的是
A.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 B.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C.友誼觀和婚戀觀教育 D.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教育
E.自我意識形成的教育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青少年階段是自我意識形成期,要引導正確認識自己的潛力,使自我能力與客觀現實相適應,理想與現實統一。青少年是性生理發育成熟階段,要注意進行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青少年階段非常重視友誼,要注意人際交往,進行正派、正當的交友。
27.★★★與A型行為性格關系密切的疾病是
A.潰瘍病 B.風心病 C.冠心病 D.癌癥 E.神經癥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福利德曼(Friedman)首先提出A型行為,其特征是:①時間緊迫感、說話快、走路快、辦事快,脾氣暴躁、容易激動;②競爭意識強、爭強好勝;③對人懷有敵意等。具有A型行為的人,容易患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
28.★人生觀、價值觀屬于下列哪種心理現象
A.人格傾向性 B.認識過程 C.情感過程 D.意志過程 E.人格特征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心理現象有心理過程和人格,其中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情感過程(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意志過程 (有意識確定目的、克服困難,支配行動等)。人格包括人格傾向性(需要、興趣、動機、觀點、信念等);人格特征(能力、氣質、性格);自我意識(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控)。
29.★★★3.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規定水中的細菌總數和總大腸菌群數不得超過
A.100個/ ml,3個/L B.100個/ ml,10個/L C.200個/ ml,1個/L
D.200個/ ml,3個/L E.300個/ ml,1個/L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要求:(l)細菌總數小于100個/ml,評價水質清潔和凈化效果的指標。(2)大腸菌群小于3個/L,評價水質是否達到流行病學安全的重要指標。(3)游離性余氯不進行氯化消毒時應保證接觸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水中的游離性余氯不低于0.3mg/L.
30.★★★我國發生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許多省市,這種發病情況稱為
A.暴發 B.大流行 C.季節性升高 D.周期性流行 E.長期變異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散發:某病發病率呈歷年來一般水平(即當地該病前3年的平均水平),各病例之間沒有明顯聯系的發病稱為散發。流行:在一地區,某病發病率顯著超過歷年散發水平時(一般為前3年平均發病率的3~10倍)稱流行。大流行:某病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其發病率大大超過該地區的流行水平,流行范圍超過省、國,甚至洲界時稱為大流行。
31.★★★男,35歲,溫度計廠工人,主訴:易激動、易怒,(示情感障礙);2年前有唇、手指等細小震顫,現發展到全身震顫,并出現書寫震顫;有口腔炎反復發作。該病人的可能診斷為
A.汞中毒 B.鉛中毒 C.苯中毒 D.鎘中毒 E.砷中毒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1)汞吸收:尿汞超過正常值,無明顯中毒癥狀。(2)急性中毒:有明顯口腔炎、流涎、易激動、手指震顫等,可出現尿汞增高。(3)慢性中毒:①輕度中毒,為神經衰弱和輕度興奮表現,尿汞增高。②中度中毒,初期表現為神經衰弱,進一步發展為特異癥狀和體征,主要為易興奮性,震顫(粗大的意向性震顫),口腔炎。尚有精神性格改變、震顫加劇。③重度中毒,汞中毒性腦病,精神性格改變顯著,四肢共濟失調。
32.★★★對計數資料進行描述的主要指標是
A.均數 B.相對數 C.標準差 D.中位數 E.四分位數間距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相對數是描述計數資料的統計指標。是兩個有聯系指標的比。按聯系性質和表達意義分為三種:率、構成比、相對比。
(33~35題共用備選答案)
A.直方圖 B.直條圖 C.線圖 D.圓形圖 E.散點圖
33.★★★表示某地1990~1994年肝炎病例的年齡分布,宜采用: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直條圖:適用于按質分組或量分組資料比較大小。圓形圖或百分條圖:適用于按質分組或量分組資料比較各部分構成比。線圖:適用于連續性資料,表示某現象隨另一現象的變動趨勢。半對數線圖:用于表示事物的發展速度。直方圖:適用于連續性資料,表示頻數分布情況。散點圖:表示兩種事物變化的相關性和趨勢。
34.★★★表示某地1995年5種不同類型病毒性肝炎發病人數占病毒性肝炎發病總人數的比重,宜采用: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直條圖:適用于按質分組或量分組資料比較大小。圓形圖或百分條圖:適用于按質分組或量分組資料比較各部分構成比。線圖:適用于連續性資料,表示某現象隨另一現象的變動趨勢。半對數線圖:用于表示事物的發展速度。直方圖:適用于連續性資料,表示頻數分布情況。散點圖:表示兩種事物變化的相關性和趨勢。
35.★★★進行甲乙兩地1995年5種不同類型病毒性肝炎發病率的比較,宜采用: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直條圖:適用于按質分組或量分組資料比較大小。圓形圖或百分條圖:適用于按質分組或量分組資料比較各部分構成比。線圖:適用于連續性資料,表示某現象隨另一現象的變動趨勢。半對數線圖:用于表示事物的發展速度。直方圖:適用于連續性資料,表示頻數分布情況。散點圖:表示兩種事物變化的相關性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