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英明判斷,明確了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和奮斗目標。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職業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踐行服務宗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有新擔當新作為。河北技校網小編愛屋及烏,對于我國高職教育也十分關注,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新時代的高職教育要如何發展吧!
不忘育人初心。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當然也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職業教育培養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高素質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擔當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職業院校必須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把握學生思想脈搏,采取更加務實和靈活的方式,變“思政課程”為“課程思政”,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教育全過程,講透新時代思想,講好新時代故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廣大師生牢固樹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改進職教供給。新時代的變化是全方位的,整個社會都在經歷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巨變。作為與經濟社會結合緊密的職業教育,應該主動適應這些變化。新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產業交融發展且變化大變化快,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新農業、新服務、新業態層出不窮,職業院校要有超前的眼光和膽識,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目標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完善等方面進行市場細分,持續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繼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不斷加大內涵建設和特色建設力度,緊跟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調整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源源不斷地為新時代輸送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
豐富服務內容。人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是接受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廣大社會成員素質提升改善的需求也日益強烈。職業院校理應主動承擔責任,在服務技能人才培養的同時,研究社會各方面成員接受科學知識、技術技能、文化藝術、健康保健等方面教育培訓的需要,充分利用優質科教資源,在社區教育、終身學習、老年教育等方面主動作為。職業教育還要發揮好扶志、育智、培養技能的特殊作用,服務好精準扶貧。同時,職業教育自身也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職業院校要主動對焦幫扶,把先進的辦學經驗和教育資源輻射出去。
激發發展活力。適應新時代需要,職業教育要繼續推進綜合改革。職業院校要更加重視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堅持問題導向和倒逼機制,以制度創新為突破口,著眼于過去想改而沒有改好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破解職業教育發展中的系列難題。自上而下的制度設計,將進一步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的大環境;而主動的、自下而上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體制機制的探索,將進一步激發職業院校發展的無限潛力。
走向世界舞臺。與國際職業教育發展相比,我國職業教育有明顯的后發優勢,站在新時代、面向世界舞臺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和經驗。在“一帶一路”等國際化戰略背景下,職業院校已經超越過去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的限制,開始把國際化作為衡量辦學水平的主要指標,紛紛與中國企業攜手走向世界,廣泛尋求走出去辦學的機會。我國的職教模式,已經開始在更加廣闊的國際舞臺發揮作用,并必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