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備和附件(30分)
1.指出鍋爐房的燃氣燃料系統及其控制系統。
燃氣供給閥、過濾器、調壓器、氣壓表、煤氣壓力繼電器、1#電磁閥、2#電磁閥、點火電磁閥、煤氣泄漏檢測(壓力繼電器、隔膜泵)、風壓繼電器、伺服馬達、蝶閥、燃燒頭、打火電極、打火變壓器、火焰監視系統(電眼或感溫電極)、鉸接法蘭接觸開關、程序控制器。壓力限制與壓力調節器,高、低水位報警器。
2.指出鍋爐房的燃油燃料系統及其控制系統。
燃油供給閥、油泵、過濾器、電磁閥、燃燒頭噴油嘴、節流閥、壓力繼電器、伺服馬達、電磁離合器、油壓表、打火電極、打火變壓器、火焰監視系統(電眼或感溫電極)、程序控制器。壓力限制與壓力調節器,高、低水位報警器。
3.指出鍋爐房蒸汽循環系統及其連鎖保護裝置。
凝結水池(軟水箱)、給水泵、給水泵進/出水閥門、壓力表、省煤器及其系統、鍋爐、主汽閥、放氣閥、分汽缸、疏水器、疏水器旁通管、排污閥、擴容器及其系統管路、壓力限制器、水位報警器。
4.指出鍋爐房熱水循環系統及其連鎖保護裝置。
除污器、除污器旁通管、補水泵、循環泵、壓力表、循環泵進/出水閥門、循環泵旁通管排污閥、鍋爐、鍋爐總進/出水閥門、集氣罐、膨脹水箱。
5.指出水處理系統的設備名稱和作用。
名稱:程序控制器、控制閥、鹽池、鹽泵、離子交換罐、軟水箱、除氧器。
作用:用鈉離子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
6.演示沖洗水位計。
首先開放水旋塞,關水旋塞,沖洗汽路。然后開水旋塞,關汽旋塞,沖洗水路。后開汽旋塞,關放水旋塞,沖洗完畢。
7.演示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
(1)旋通壓力表與大氣,泄壓,觀察壓力表指針是否回零;
(2)旋通壓力介質與大氣,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
(3)旋閉三通,使存水彎管中的介質冷卻;
(4)旋通壓力介質與壓力表,使壓力表投入工作。
8. 按煙氣和蒸汽流向,對流過熱器有哪幾種流動方式?各有何特點?
對流過熱器按煙氣和蒸汽的流向通常分為順流、逆流和混合流等幾種布置方案。
(1)順流布置的過熱器,其蒸汽溫度高的一端,處于煙氣低溫區,因而管壁溫度較低,比較安全,但是傳熱性能較差,需要較多的受熱面,不經濟。
(2)逆流布置的過熱器,能夠獲得大的轉熱溫差,故傳熱性能好,可以節省受熱面,較經濟,但其蒸汽溫度高的一端正處于煙氣高溫區,壁溫高,故安全性較差,所以一般不采用純順流或逆流的布置方案。
(3)雙逆流布置的過熱器,其特點是充分發揮了逆流布置傳熱性能好的優點,又將蒸汽溫度的高端避開了煙氣高溫區,從而改善了蒸汽高溫端管壁的工作條件。而混流布置的過熱器的特點則是低溫蒸汽段(逆流)有較好的傳熱性能,而高溫蒸汽段(順流)的管壁溫度又不致過高。
9.鍋爐水汽系統由哪些設備組成?其各自作用是什么?
鍋爐水汽系統是吸收燃料放出的熱量,使水蒸發并后成為規定壓力和溫度的過熱蒸汽。它由汽包、下降管、聯箱、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等到組成。
(1)汽包:是一個圓筒形的受壓容器,主要是接受省煤器的來水,汽包與下降管、水冷壁、聯箱共同組成水環回路,并將水冷壁中產生的飽和蒸汽供給過熱器。
(2)下降管:是水冷壁的供水管,即汽包中的水流入下降管并通過水冷壁下聯箱均勻的分配到水冷壁的各上升管中去。
(3)水冷壁:是布置在燃燒室內四周墻上的許多平行的管子。主要任務是吸收燃燒室中的輻射,使管內的水汽化,蒸汽就是在水冷壁中產生的,是現化鍋爐的主要蒸發受熱面,此外,還保護爐墻。
(4)過熱器:主要作用是利用煙氣的熱量將飽和蒸汽加熱成一定溫度的過熱蒸汽。
(5)再熱器:裝在過熱器后,作用是將在汽輪機中作過部分功的蒸汽引回鍋爐再次進行加熱,提高溫度后,又送往汽輪機中繼續作功,經過再熱器加熱后的蒸汽稱為再熱蒸汽。
(6)省煤器:裝在鍋爐尾部的垂直煙道中,是利用煙氣的熱量來加熱給水,以提高給水溫度,降低排煙溫度,節省燃煤。
二、鍋爐運行(40分)
1.演示燃氣蒸汽鍋爐點火前的準備工作。
(1)上水至稍低于正常水位;
(2)各閥門、擋板處于備用位置:
主汽閥 |
給水閥 |
給水泵進、出水閥 |
排污閥 |
放氣閥 |
排水閥 |
關 |
開 |
開 |
關 |
開 |
開 |
水位表汽、水旋塞 |
水位表放水旋塞 |
壓力表旋塞 |
煙道擋板 |
開 |
關 |
開 |
開 |
注:有省煤器的鍋爐,關閉鍋爐給水閥,開啟省煤器循環閥。
(3)燃燒系統各旋鈕應處于備用位置:
旋鈕名稱 |
燃料 |
燃燒器開關 |
燃燒器控制 |
負荷大火/小火 |
給水手動/自動 |
備用位置 |
氣 |
關 |
手動 |
小火 |
自動 |
注:運行中的啟動,將“燃燒器控制”旋鈕旋至“自動”。
2.演示燃油熱水鍋爐點火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膨脹水箱水位和循環系統壓力;
(2)各閥門、擋板處于備用位置:
鍋爐總供水閥 |
鍋爐總回水閥 |
循環泵進水閥 |
循環泵出水閥 |
開 |
開 |
開 |
關 |
(3)燃燒系統各旋鈕應處于備用位置:
旋鈕名稱 |
燃料 |
燃燒器開關 |
燃燒器控制 |
負荷大火/小火 |
備用位置 |
油 |
關 |
手動 |
小火 |
注:運行中的啟動,將“燃燒器控制”旋鈕旋至“自動”。
3.演示燃氣蒸汽鍋爐點火啟動。
(1)檢查燃氣壓力是否正常;
(2)打開燃氣供給閥門;
(3)燃燒系統各旋鈕應處于備用位置:
旋鈕名稱 |
燃料 |
燃燒器開關 |
燃燒器控制 |
負荷大火/小火 |
給水手動/自動 |
備用位置 |
氣 |
關 |
手動 |
小火 |
自動 |
注:運行中的啟動,將“燃燒器控制”旋鈕旋至“自動”。
(4)打開總電源;
(5)啟動燃燒器。
4.演示燃油熱水鍋爐點火啟動。
(1)檢查油泵、過濾器是否正常過油;
(2)打開燃油供給閥門;
(3)燃燒系統各旋鈕應處于備用位置:
旋鈕名稱 |
燃料 |
燃燒器開關 |
燃燒器控制 |
負荷大火/小火 |
備用位置 |
油 |
關 |
手動 |
小火 |
注:運行中的啟動,將“燃燒器控制”旋鈕旋至“自動”。
(4)打開總電源;
(5)檢查循環泵出口閥門是否關閉;
(6)啟動循環泵;
(7)緩慢開啟循環泵出口閥;
(8)啟動燃燒器;
(9)15分鐘后,“負荷大火/小火”旋鈕旋至“大火”,加強燃燒;
(10)“燃燒器控制”旋鈕旋至“自動”。
5.演示蒸汽鍋爐的升壓、送氣。
(1)鍋筒上的放氣閥冒出的完全是蒸汽時,關閉之;
(2)檢查鍋爐人孔、手孔、法蘭和閥門,發現有滲漏處,加以緊固(不得接長扳手)。緊固后如仍泄漏,停爐檢修。
(3)當氣壓升0.05~0.1Mpa時,補水、排污,檢查試驗給水系統和排污裝置;
(4)同時,沖洗水位表;
(5)氣壓升至0.1~0.15Mpa時,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
(6)氣壓升至0.3Mpa時,“負荷大火/小火”旋鈕旋至“大火”,加強燃燒;
(7)氣壓升至三分之二運行壓力時,開始暖管送汽:緩慢開啟主氣閥,避免發生水擊;
(8)排水閥冒出的完全是蒸汽時,關閉之;
(9)全部排水閥關閉后,緩慢開啟主汽閥至全開,再回轉半圈;
(10)“燃燒器控制”旋鈕旋至“自動”。
6.演示蒸汽鍋爐的運行調節。
(1)水位調節
根據負荷調節水位(手動起停給水泵):
低負荷時水位應稍高于正常水位;高負荷時水位應稍低于正常水位。
(2)汽壓調節
根據負荷調節燃燒(手動調節大火/小火)。
(3)燃燒狀況判斷(根據火焰顏色、煙氣顏色判斷空氣量或燃油霧化狀況)。
7.敘述安全閥和排污的運行要求及其注意事項,并演示之。
(1)安全閥定期(每月)手動排放試驗。
手持安全閥手柄,輕抬輕放;
(2)自動排放時應
①關閉全部壓力限制器;
②“負荷大火/小火”旋鈕旋至“大火”,加強燃燒,升壓;
③記錄安全閥排放的始啟壓力、回座壓力和排放時間。
注意:手動排放時應輕抬輕放,并注意站位的安全。
(2)蒸汽鍋爐每班至少排污一次;熱水鍋爐每周至少排污一次。
蒸汽鍋爐排污前,手動向鍋爐補水至稍高于正常水位;
“給水手動/自動”旋至自動;
排污次序:
①開內閥;②開外閥;③關外閥;④關內閥;⑤開內閥;⑥關外閥
排污后,檢查排污閥是否關嚴。
注意:①應在低參數下進行;②應設專人監視水位。
8.演示燃油燃氣蒸汽鍋爐停爐。
(1)“負荷大火/小火”旋鈕旋至“小火”位置;
(2)關閉燃燒器;
(3)蒸汽壓力下降至0.05~0.1Mpa,進行排污;
(4)手動補水至稍高水位;
(5)關閉主氣閥;
(6)關閉給水閥;
(7)關閉燃料供給閥;
(8)關閉煙道擋板;
(9)關閉總電源。
9.演示燃油燃氣熱水鍋爐停爐?
(1)“負荷大火/小火”旋鈕旋至“小火”位置;
(2)關閉燃燒器;
(3)關閉燃料供給閥;
(4)關閉煙道擋板;
(5)鍋爐出口水溫降到50℃后,關閉循環泵出口閥;
(6)停止循環泵;
(7)關閉總電源。
10.鍋爐停爐保養方法有幾種?并簡述其濕法保養的方法?
(1)壓力保養。(2)濕法保養。(3)干法保養。(4)充氣保養。
濕法保養:
(1)鍋爐內部檢驗合格后,在排污閥外法蘭處加盲板
(2)藥物融化后加入合格的軟化水一同注入鍋爐。待集氣罐滿水。
(3)微火加熱水溫到95—1000C后停火。
(4)立即封閉各門、孔防止空氣漏入,水漏出。
11. 鍋爐啟動和停止供汽時如何保護過熱器?
鍋爐過熱器的運行條件為惡劣,當啟動時由于在過熱器中流動蒸汽不多,容易使過熱器管過熱,為此,在啟動過程中嚴禁關小過熱器的出口集箱疏水閥或向空排汽閥。鍋爐停止供汽時,應開啟過熱器出口疏水閥和排污閥,以冷卻過熱器和降低汽壓。
12.鍋爐啟、停過程中如何保護省煤器?
鍋爐啟動時,給水是間斷性的,但煙氣流是連續不斷,熱交換的結果,往往會造成省煤器出口處汽化,會引起汽包進水困難,另外省煤器管因過熱而導致損壞,所以規程規定,向鍋爐上水必須經過省煤器。
對沸騰式省煤器在停止進水時(不論啟動、運行、處理事故時)應把再循環閥打開,向鍋爐上水時關閉。對于非沸騰式省煤器,可加強上水、放水,省煤器的出水溫度應低于該處壓力下的飽和溫度20度。鍋爐停爐時,應間斷上水,打開鍋爐再循環,使之形成自然循環,保護省煤器。
13.鍋爐低負荷運行時應注意什么?
鍋爐低負荷運行時,汽溫波動較大,由于低負荷運行時,送入爐膛的燃料量少,爐膛容積熱負荷下降,爐膛溫度較低,燃燒不穩定,爐膛出口的煙氣溫度容易波動,而汽溫不論負荷大小,要求基本不變,因此,低負荷時煙氣溫度與蒸汽溫度之差較小,即過熱器的傳熱溫差減小,當各種擾動引起爐膛出口煙氣溫度同樣幅度變化時,低負荷下過熱器的傳熱溫差變化幅度比高負荷下過熱器的傳熱溫差變化幅度大。
三、事故和故障處理(30分)
1.判斷處理鍋爐缺水事故,如何預防?
判斷:
(1)水位低于低安全水位線,或看不見水位;
(2)水位報警器低水位報警;
(3)蒸汽流量大于給水流量;
(4)水位呆滯不動。
處理:
(1)用觀察和水位表放水的方法判斷是否缺水;
(2)關閉燃燒器;
(3)用“叫水法”判斷是輕微缺水還是嚴重缺水;
①打開水位表的放水旋塞。
②關閉水位表的汽旋塞;。
③反復開、關水位表的放水旋塞;
如水位表仍不出現水位,說明嚴重缺水,嚴禁向鍋爐上水;
如水位表出現水位,說明是輕微缺水,可緩慢向鍋爐上水,待水位恢復正常后,恢復正常燃燒。
預防:
(1)加強司爐工責任心,有效監視水位;
(2)排污時,設專人監視水位;
(3)水位表放水和排污后,關嚴閥門;
(4)維護好給水系統及設備;
(5)維護好水位報警及聯鎖保護系統。
2.判斷處理鍋爐滿水事故,如何預防?
判斷:
(1)水位高于高安全水位線,或看不見水位;
(2)水位報警器高水位報警;
(3)蒸汽大量帶水,蒸汽管道內發生水擊。
處理:
(1) 用觀察和水位表放水的方法判斷是否滿水;
(2) 停止給水;
(3) 減弱燃燒;
(4) 監視水位,同時排污;
(5) 待水位恢復正常后,開啟系統放水閥排水;
如水位表仍不出現水位,則立即停爐;
(6) 恢復正常燃燒。
預防:
(1) 加強司爐工責任心,有效監視水位;
(2) 維護好給水系統及設備;
(3) 維護好水位報警及聯鎖保護系統。
3.判斷處理鍋爐汽水共騰事故,如何預防?
判斷:
(1)水位表內水位劇烈波動,甚至看不清水位;
(2)蒸汽帶水,蒸汽管道內發生水擊;
(3)蒸汽含鹽量迅速增加。
處理:
(1)減弱燃燒;
(2)關小主氣閥;
(3)加強連續排污;
(4)開啟蒸汽系統放水閥放水。
預防:
(1)加強連續排污,保證鍋水品質;
(2)避免負荷增加過快;
(3)開啟主汽閥應緩慢。
4.判斷處理鍋爐煙道二次燃燒事故,如何預防?
判斷:
(1)排煙溫度急劇上升,嚴重時伴有轟鳴聲;
(2)煙囪冒黑煙、火星;
(3)煙氣爆炸。
處理:
(1)立即停爐;
(2)關閉煙道門;
(3)必要時可使用蒸汽或滅火劑撲火。
注意:嚴禁在爐膛內使用滅火劑、水等滅火。
預防:
(1)保證燃油的良好霧化;
(2)適當配風,保證燃料充分燃燒。
5.水位表假水位的判斷與預防
判斷:
(1)水位呆滯不動是假水位的主要現象;
(2)水位表汽、水旋塞關閉或堵塞;
(3)汽旋塞堵塞或關閉,可造成嚴重的假高水位。
(4)汽旋塞漏汽,可造成假高水位;
(5)放水旋塞泄露,可造成假低水位;
(6)水旋塞堵塞或關閉,可造成假低水位;
預防:
(1)應注意水位表各旋塞手柄位置,以防誤關、誤開。
(2)按時沖洗水位表以防堵塞。
(3)定期檢查,防止泄露。
6.壓力表在什么情況下應停止使用。使用三通旋塞的意義是什么?
判斷:
(1)壓力表指針不回零或回零超過允許值;
(2)玻璃破碎或表盤看不清
(3)無鉛封或超過效驗期;
(4)壓力表內泄漏或指針跳動、卡住。
(5)指針松動等其它缺陷。
意義:
(1)沖洗存水彎管防止堵塞;
(2)效驗壓力表可否繼續使用;
(3)直觀檢查開關,防止誤操作;
7. 燃油鍋爐熄大,預防及處理?
(1) 原因:
①油中帶水過多;
②油咀堵塞;
③供油中斷;
④油溫超高產生汽化油泵抽空;
⑤油管破裂嚴重漏油致使油壓驟降;
⑥油溫過低,油泵不進油;
⑦配風不當,風量過大將火吹滅。
(2) 預防:
①燃料油要定期脫水,保證供油溫度,以防堵塞油路;
② 定期檢查加熱器發現泄漏及時修理;
③ 定期清理過濾器;
④ 宜采用高置式高溫油箱。
8. 過熱器損壞有哪些現象?如何處理?
過熱器損壞現象:過熱器區有漏汽響聲;蒸汽流量不正常的小于給水流量;爐膛負壓減小或變正壓,嚴重時人孔及煙道不嚴密處噴汽和冒汽;過熱器后煙氣溫度下降;過熱器溫度、排煙溫度升高;引風機負荷增加,電流增高。
過熱器損壞處理:
(1)過熱器輕微泄漏,可適當降低負荷,不致引起事故擴大時,可維持短時間運行,待備用鍋爐投入運行后再停爐檢修。
(2)過熱器嚴重損壞時,不能維持汽溫、汽壓時必須立即停爐。
(3)停爐后,引風機繼續運行,以排除爐內的煙氣和蒸汽排盡后,停止引風機。
9. 爐膛滅火有哪些現象?如何處理?
(1) 立即關閉燃油速斷閥及各火咀油門,緊急停爐;
(2) 解列各自動調節器,關小減溫水和給水,保持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力爭汽溫不要降低過多;
(3) 維持引、送風機空轉、增大爐膛負壓,通風3—5分鐘,排除爐內煙氣及未燃盡的油霧;
(4) 滅火后,嚴禁采用爆燃方式點火;密切監視尾部煙溫,防止二次燃燒;
(5) 查明事故原因并解決正常后,可按規程重新點火啟動;
(6) 如長時間不能恢復,按正常停爐處理;
(7) 滅火后,如未燃盡的燃料在爐膛或煙道內爆炸,立即停送風機,關擋板,仔細檢查爐膛及煙道,恢復被打開的防爆門,在確認設備完整及煙道內無火源后,將爐膛通風10-15分鐘后,方可重新點火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