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國職業教育有了快速的發展,全國各地都開始重視職業教育的建設。近,小編從邯鄲市教育局了解到邯鄲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情況。下面,小編給大家說一說。
邯鄲市中等職業教育2017年度質量報告
一、基本情況
全市共有中等職業學校53所,其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37所,民辦中等職業學校16所。在校生72030人(民辦9592人)。2017年,全市中職學校招生共計37348人,比2016年增加2000多人,職普比大體相當,基本達到40:60。
2017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人數16410,就業人數15732人,就業率96%,對口就業率86%,初次就業月收入1560元。
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儀器設備總值42050.25萬元,生均儀器設備值5838元。
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總計5973人(民辦760人),其中,專任教師4871人(民辦646人),專業教師2875人(民辦435人),“雙師型”教師1821人(民辦265人),兼職教師695人(民辦87人)。生師比14.8:1,專業教師占59% ,“雙師型”教師占40%,兼職教師占15%。
全市中職學校開設專業共計15大類73個專業。共有17所學校31個專業被評為省骨干專業,4所學校6個專業被評為省特色專業。
擁有國家級改革發展示范校5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10所,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18所,河北省名牌中等職業學校項目建設學校14個,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1個,省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3個。
二、學生發展
一年來,全市中職學校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堅持立德樹人的宗旨,高度重視學生素質能力培養和思想道德建設,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多形式活動為載體,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全市中職學校學生文化課合格率達90%以上,專業技能考核合格率達95%以上,體能測試合格率為91.13%,畢業率達99%。
(一)德育工作扎實開展
一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德育教育新常態。通過開展各種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推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心入腦,入言入行。二是組織開展了邯鄲市第二十四屆“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我市選手張遨洋同學獲得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演講比賽全國高中組一等獎和河北省一等獎。三是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出臺了《邯鄲市中小學開展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立足本地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了以邯鄲歷史文化、成語文化、太極文化、紅色革命文化、邯鄲地方特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四是積極開展中小學德育工作案例、論文征集評選活動。今年共收到德育創新案例176篇,京津冀班主任優秀工作論文153篇,省家庭教育論文117篇,極大的促進了學校德育教育的研究和創新,提高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五是深入推動全國研學旅行實驗區工作。印發了《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的實施方案》,深入推進我市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
(二)體育工作穩步提升
一是邯鄲市第十三屆中小學生體育節圓滿落幕。共開展校園足球、籃球、排球、田徑、羽毛球、啦啦操、健美操和太極拳8個項目的比賽,共歷時5個多月,直接參與學生人數達到兩萬余人。二是全面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上報工作。今年我市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上報率又達到99.05%,實現上報率連續五年達到99%以上,位居全省前列。三是校園足球運動進一步普及提高。今年,我市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又增19所,總數達到146所,穩居全省第二位,峰峰礦區職教中心入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成功承辦河北省校園足球現場推進會。
(三)藝術工作全省先領
一是組織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舉辦了第二十八屆中小學校園文化藝術節市級展演,演出現場首次實現網絡直播。二是全面開展戲曲文化進校園活動。全面啟動了“知聲腔國粹、愛家鄉文華”戲曲文化進校園活動,舉辦了全市中小學戲曲文化進校園教師專題培訓,成功承辦河北省戲曲文化進校園現場推進會。三是成功舉辦邯鄲市首屆中小學音美教師基本功比賽。本屆比賽共有全市162名音樂、美術教師參加,是一次參賽人數多、覆蓋范圍廣、比賽項目全的音美教師綜合技能比武活動。四是舉辦邯鄲市師生迎新年書法、繪畫、攝影展。本屆書畫展共收到來自縣(市、區)和市直學校的書畫攝影作品1474件,展出優秀作品920件。五是成功舉辦2017年邯鄲市教育系統新年聯歡會。用豐富精彩的內容、積極向上的精神、氣勢恢宏的場面展示了我市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呈現了我市當代廣大師生積極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制定了《邯鄲市中等職業學校常規管理辦法》和《考核細則》,進一步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出臺了《邯鄲市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評估細則》,按照“質量立校”的思路,建立健全了職業教育各項教學工作規章制度,促進職業學校教學常規落實。建立了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長效機制,每學期實施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不斷加強中等職業教育科研工作,切實促進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市中職學校對口升學連續十幾年先領河北。印發了《關于重點監測我市縣級職教中心工作的意見》,從辦學條件、辦學規模、教學質量、隊伍建設、素質教育等方面進行重點檢查。監測結果作為評估縣(市、區)職業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參考,作為年度對各縣(市、區)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強化招生措施,擴大招生規模
出臺了中職招生工作指導意見和《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職業教育主要工作指標量化考核辦法》,按照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要求,統籌確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計劃,把招生計劃完成情況和職普招生比例作為對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重要考核指標。同時,實施普通高中分流教育,即本著自愿的原則,讓有意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在升入高二時或高二下半學年轉入職業教育,接受兩年或一年半左右的職業教育,畢業后參加對口升學考試或就業,使學生畢業后“升學有望,就業有路,學有所長”,進一步促進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相互融合,擴大中職招生規模。2017年,全市中職學校招生共計37348人,比2016年增加2000多人,職普比大體相當,基本達到40:60。
(三)統籌專業設置,優化專業布局
為貫徹落實《邯鄲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邯政字〔2017〕24)精神,加強我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打造中職教育品牌特色學校,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技術技能人才,印發了《邯鄲市教育局關于統籌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加強專業建設的意見》(邯教辦〔2017〕54號),按照“錯位發展、品牌發展、特色發展、集團發展、貫通發展”和“做大、做強、做優中職教育”的總體思路,圍繞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人才需求,依據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年修訂)》,結合學校現有的傳統優勢專業和省級骨干專業,統籌規劃每一所職業學校專業發展方向。同時,每所中等職業學校都要重點建設一個以上與區域重點產業或特色產業相適應的主干專業或專業群,從而進一步做強優勢專業,撤并老弱專業,前瞻性地開發一批新專業,形成校校有重點專業、校校有特色專業,避免區域內專業重復設置、盲目建設和低水平競爭,努力形成結構合理、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專業體系,著力打造邯鄲中等職業教育品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四)加強課程建設,推進教學改革
以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設置對接產業需求、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畢業證書對接職業資格證書為切入點,全面深化教學內容改革,適當壓縮文化課比例,大幅度增加實踐技能課程,形成了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內容先進、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深入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和崗位教學,促進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緊密對接。實行學校和企業合作開發專業,協商設置課程,共同培養適應職業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建立由行業、企業、學校和有關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的教材建設機制,開發了一批符合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教育規律的校本教材。
(五)加強師資培訓,促進專業成長
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積極組織安排中職學校教師參加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和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等各類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促進專業成長。以“雙師型”教師培養為重點,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逐步構建貫通國家、省、市、校,覆蓋城鄉,靈活多樣、獨具特色的中職師資培訓體系。2017年,先后組織安排近500人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骨干教師示范培訓、教師企業實踐、教學管理與質量提升、教學診斷與改進、數字化校園建設等10余項培訓。
(六)舉辦技能大賽,提高技能水平
建立健全技能大賽制度,定期舉辦技能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展示辦學成果,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今年,先后舉辦了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信息化教學大賽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同時,積極組織中職學校師生參加國家、省技能大賽和信息化教學大賽、“創新杯”教師信息化教學說課大賽、德育課和美育課“創新杯”教師信息化教學說課大賽、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等,獲得國家級獎項64項(教師26、學生38),省級獎項277項(教師141、學生136)。
(七)健全工作機制,推進診改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指導各學校全面開展診改工作,市教育局成立了邯鄲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并于2017年3月21日,召開了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動員會暨專題培訓會,印發了《邯鄲市教育局關于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實施意見》(邯教〔2017〕81號),對診改工作進行了廣泛動員和全面部署,全面啟動了我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同時,收集了30個國務院、教育部、省政府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編印了《邯鄲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文件匯編》,作為診改工作的參考資料,分發給各學校進行學習。
按照市教育局診改實施規劃,2017年上半年,邯鄲市國家示范校、120項目校、國家重點校、縣級職教中心共計19所學校啟動了診改工作。各學校按照上級工作部署,認真學習教育部、省、市文件精神,積極參加有關培訓,健全組織機構和工作運行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研究制定診改實施方案,搭建數據平臺和信息采集,梳理修訂規章制度,全面實施了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
(八)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辦學模式
出臺了《邯鄲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建立了政府主導、校企互動、行業指導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各職業院校不斷深化改革、更新觀念,大力推行引企入校、前校后廠,校企一體化等辦學模式,廣泛開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和訂單培養,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就業創業能力,著力滿足我市重大經濟項目對中初級技術人才的需求。同時,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和企業用人需要,不斷加強專業、課程和教材建設,促進教育與產業、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銜接。此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通過舉辦教育與企業、行業技能型人才培養主題論壇和校企合作洽談會等多種形式,組織職業學校與企業對接,切實加強職業學校與行業、企事業單位的聯合,構建校企合作平臺。2017年12月,組織召開了校企聯席會,16家企業代表和部分中職學校校長參加了聯席會,為我市中職學校和企業廣泛開展合作交流搭建了平臺。
(九)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邯鄲市共有16所縣級職教中心,其中,國家級改革發展示范校4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8所,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8所,河北省名牌中等職業學校項目建設學校8所。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1個,省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3個。省級骨干專業19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涉縣職教中心被確定為河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作試點學校。
各縣(市、區)以創建國家級、省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為契機,進一步健全了以縣級職教中心為龍頭,以鄉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村中小學校、其它培訓機構為基礎,覆蓋縣、鄉、村的職業教育網絡。并依托各縣職教中心,廣泛開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扶貧培訓、陽光工程培訓、企業職工入職培訓、成人教育培訓、退伍軍人培訓、職業資格證書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各類技能培訓,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各類農業管理和技術人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此外,各縣職教中心圍繞縣域農村經濟特點,建立了農業技術便農服務平臺,設置便農農村技術網絡咨詢站,組成專門隊伍廣泛開展“送教下鄉”、“送技術到產業園”活動,把優質的教育資源送到農村,把學校辦到農民的家門口,把種養殖技術送到田間地頭,使廣大農民真正學到了實用的新技術,進一步加強了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農民綜合素質、職業技能和農業生產經營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全年培訓各級各類人員共計5萬多人次,培養新型職業農民7000余人。
(十)組建職教集團,推進集團化辦學
邯鄲現代職業教育集團成立于2015年11月26日,為市級區域性、緊密型職教集團。是以政府為主導,由中高職院校和相關行業協會、金融科研院所、工商企業等按照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則組成的職業教育聯合體。集團首批成員單位共有63家,其中,中高職院校24所、行業協會5家、金融和科研院所9家、工商企業25家。
市政府專門成立了由市長任主任的邯鄲現代職業教育集團指導委員會,具體領導和組織協調集團工作。指導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由主管教育副市長分管,負責集團的全面工作。辦公室下設秘書處,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20人,作為集團執行機構。同時,根據邯鄲產業需求,集團內成立八個專業委員會(裝備制造、建筑工程、金融財會、汽車維修、食品加工、電子商務、商貿物流、信息工程),作為集團的實體運行機構,直接負責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具體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教集團發展工作,針對職教集團教師招聘和流動問題、就業準入制度和職工在崗培訓問題、設立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專項基金問題等方面,研究制定了相關政策給予支持。
(十一)加強協同發展,提升辦學品質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職業教育的發展也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邯鄲市教育局大力實施“招校引智”工程,按照“強專業、提師能、建基地、創品牌,做大、做強、做優我市中職”的主導思想,深入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主動與京津、江浙粵乃至國外先進職業學校對接,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并在學校管理、內涵發展、專業建設、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與名牌學校進行深度和廣度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市職業教育整體辦學水平。
兩年來,在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我市中職學校與北京、天津、石家莊優質職業學校共達成44項合作協議。北京、天津9所優質職業學校分別在邯鄲設立了分校、實驗校、聯辦學校,2017年,合作學校聯合招生共計537。同時,按照“1+2”合作模式,已有213人轉入京津合作學校就讀。
(十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2017年5月8日至14日,組織全市中等職業學校開展了“職業教育活動周”系列活動。各中職學校以“職業教育活動周”為契機,以“共筑職教夢 喜迎十九大”為主題,通過舉行活動周啟動儀式、為民服務、教學成果展示、校企合作論壇、招生咨詢、學生技能展演、優秀畢業生事跡報告、技術技能型人才專場招聘會等豐富多彩的集中活動,大力宣傳我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充分展現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成績和師生風采,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和“品德至上、技能寶貴、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
2017年11月25日,在邯鄲市文化藝術中心(邯鄲大劇院)廣場,隆重舉辦了首屆邯鄲市職教風采展示活動,各中職學校廣大師生通過專業技能表演,充分展示了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成果和中職學校師生的風采,使社會群眾更深入地了解了職業教育和職業學校,感受了現代職業教育的特色與魅力。
(十三)加大經費投入,提升基礎能力
2017年爭取中央專項補助資金4663萬元,省級專項資金1005萬元,用于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職業教育質量。2017年,市級財政安排中職學校生均撥款583.63萬元。
(十四)加強項目建設,提高辦學質量
開展了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學校建設績效評價工作,組建了由教育局、人社局和財政局聯合組成的市級績效評價專家組,深入各項目建設學校進行了實地檢查,對各項目學校進行了打分排序,形成了邯鄲市質量提升工程績效評價報告。經省專家組評審和省級管理部門認定,邯鄲市職教中心成功晉級河北省120精品校系列,位居全省中職學校前21名;邯鄲理工學校從名牌校三擋晉級到二擋,位居全省中職學校前80名;臨漳縣職教中心位次提高到三擋A級。
(十五)加強政策扶持,加快發展步伐
2017年6月12日,以市政府名義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邯政字〔2017〕24號),明確提出了加快構建具有邯鄲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具體目標和任務。一是結構規模更加合理。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高等職業教育規模擴大一倍。到2020年,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18萬人,專科層次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10萬人,從業人員繼續教育達到200萬人次。二是院校布局和專業設置更加適應經濟社會需求。調整職業院校區域布局,優化資源配置。重點提升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商貿物流、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人才培養能力,努力形成結構合理、緊扣產業、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專業體系。三是辦學水平普遍提高。辦學定位更加準確,產教融合更加深入,人才培養模式與產業轉型升級、技術進步的適應性顯著增強,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到2020年,全市建成5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15所河北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建設學校,30所市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1所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四是發展保障更加有力。依法落實政府投入責任,落實職業院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不斷改善職業院校基本辦學條件。健全社會力量投入激勵政策,拓寬辦學籌資渠道。完善優惠政策、健全就業制度、強化督導評估。
四、主要問題
(一)辦學主要指標不達標
按照教育部《中等專業學校設置標準》規定,全市37所公辦職業學校中,43%中職學校校園占地面積不足60畝,主城區15所公辦學校中,達標學校只有2所;46%中職學校校園建筑面積不足24000平方米,主城區15所公辦學校中,達標學校只有5所學校;38%中職學校學歷教育在校生數不到1200人,主城區15所公辦學校中,達標學校只有6所。
(二)東部和中西部縣域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
東部10縣中,國家級重點學校3所,省級重點學校7所,沒有國家級示范校,擁有省級骨干特色專業的學校有4所,在校生不到1200人的學校有3所。
中西部6縣中,國家級重點學校5所,省級重點學校1所,國家級示范校4所,都擁有省級骨干特色專業,在校生都超過了1200人。
(三)縣域職普招生比相差較大
16個縣區中,職普比達到40:60的只有四個縣區:廣平51:49,肥鄉45:55,曲周42:58,邯山區40:60。較差的有:邱縣8:92,磁縣11:89,館陶14:86,魏縣18:82,大名19:81。
五、改進措施
(一)加強督導評估
一是建立職業教育定期督導和專項督導評估制度,加強對各級政府,特別是對縣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履行發展職業教育職責情況的督導評估,重點圍繞職業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職普招生比例、經費投入保障、辦學條件改善、發展水平提升等方面開展督導。
二是完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定期開展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專業教學情況評估,實施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推動職業學校加強內涵建設,促進職業學校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加大對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邯政字〔2017〕24號)的落實力度。2018年,人口超過30萬的縣(市、區)擴大職教培養能力,重點解決中職學校學位不足的問題。同時,啟動縣域職業教育督導工作,督導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并作為對縣(市、區)主要領導干部進行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整合職教資源
一是進一步強化政府對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工作的統籌和主導作用,依法落實各級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和學校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
二是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人才需求,統籌區域職業院校專業布局,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符合行業企業人力資源需求、與區域經濟結構相適應的專業體系,推進職業院校規范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三是以河北工程大學整體搬遷為契機,加快職業院校布局調整步伐,按照邯鄲職教城建設總體規劃,整合9所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組建邯鄲科技學院、邯鄲商學院、冀南技師學院。
(三)強化招生工作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開展宣傳月、活動周、校園開放日、網絡宣傳和媒體報道等形式,進一步加大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使全市人民都能了解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重大意義、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各項優惠政策等,使更多的人愿意參與和接受職業教育,營造有利于促進中職學校招生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氛圍。
二是統籌招生工作。按照職普比大體相當的原則,統籌做好全市高中階段教育招生錄取工作,并嚴格普通高中招生錄取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落實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工作“一把手”負責制,督促、指導各初中學校建立輸送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分層承包、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
三是加強督導考核。市教育局把招生計劃完成情況和職普招生比作為對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重要考核指標,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招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