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戲曲就是我國眾多瑰寶中的很重要的一個。我國戲曲有很多種類,不同地方曲種都不一樣,這也造就了我國梨園百花齊放的場面。那么中國戲曲都有哪些類別?今天保定藝術學校老師就來為你講一講!
保定藝術學校淺談中國戲曲種類
1、評書類
評書特點是只說不唱,由一個演員講故事。"評"是用評語評論的意思。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評書是"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評書一般都用普通話講述,也有使用地方方言的,如四川評書、湖北評書等。
2、相聲類
相聲是從民間說笑話發展成的,具有輕松、活潑、滑稽、風趣的特點,又能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和表演,增長群眾的知識,滿足群眾文化娛樂的要求。常見的形式是一個人說的單口和甲乙二人捧逗爭哏的對口。三人以上的群口,已很少有人表演。南方的獨角戲(滑稽)、四川的相書都屬于這一類。
3、快板類
快板包括快板書、對口快板(數來寶)、山東快書、天津快板、竹板書等曲種。它由一兩個演員韻誦,演出時用竹板、節子板、銅板(鴛鴦板)擊打伴奏。快板原是單純敘事的,沒有故事情節,干板垛字,節奏較快。增添了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后,發展成快板書。山東快書則是從竹快板書演變成的。
4、鼓曲類
鼓曲音樂性較強,以演唱曲詞為主。曲藝中三分之二的曲種都屬這一類。可分成七種:
(一)、彈詞彈詞盛行于我國南方。一般是由兩個人彈唱,一人彈三弦,一人彈琵琶,有說有唱,稱為雙擋。也有一個人自彈自唱的。蘇州彈詞和揚州彈詞,演出形式完全相同,講究"說噱彈唱"。開書前所唱的"書帽兒"叫"開篇"。蘇州彈詞在創腔上流派紛呈,各有特色。
(二)、大鼓大鼓流行于華北、東北等地區。一般用三弦伴奏,演員打鼓演唱。也有的不用樂器伴奏,只打鼓演唱。它是黃河流域的產物,盛行于清末,是從民歌小調發展變化來的。北方大鼓早的一種是犁鏵大鼓(即山東大鼓、梨花大鼓),它的曲調唱腔是從魯北農村中一種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民歌發展成的,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淳樸健康的鄉土氣息。
怎么樣?聽了小編以上的長篇大論,你是否對我國戲曲的種類有了了解?保定藝術學校是保定市一所國辦全日制中等專業藝術學校,戲曲專業也是學校的一個重點專業,如果你也想將我國的中華文化發揚光大,那就趕快報名保定藝術學校學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