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我國特有的藥物品種,和西藥相比,中藥更加治本,能夠從根源調理你的身體。但是中藥吃對了是治病,但吃錯了就是“要命”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服用中藥的常識。今天秦皇島藥科中等職業學校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服用中藥的誤區。
秦皇島藥科中等職業學校淺談服用中藥的誤區
1、服中藥時加糖
中藥則講“四氣五味”,其中“五味”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別對應五行入五臟: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在已經配好的中藥方劑中加糖,相當于又加了一味中藥,很有可能會改變原方劑的“君、臣、佐、使”,改變中藥的歸經,甚至減弱藥性,產生沉淀等。所以,喝中藥加糖,是不正確的。
2、經常服用人參
人參被譽為滋補上品,隨著市民保健意識的增強,很多人都將吃人參視為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適合人群,新生兒不宜服用,正常兒童不宜服用。正常兒童身體內所需營養已足夠,如再服人參,易出現營養過剩、提前發育等現象。血氣方剛的青年人服用人參,容易口干舌燥,鼻竅出血。舌苔黃厚者忌食人參,否則易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脹滿等。
3、隨意更改中藥藥量和時間
私下擅自加大藥量或多服用幾個療程,以為這樣效果會更好,其實反而會適得其反。引起中藥肝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期或超劑量用藥。有些中藥本具有毒性,如朱砂、附子、雷公藤、土三七、溪黃草、雄黃、蟾酥等,長時間或超量服用則會造成中藥肝損傷。
中藥不僅能夠治病,還有滋補身體的作用,如果你想了解更過關于中藥的知識,那就趕快到秦皇島藥科中等職業學校報名學習吧!秦皇島藥科中等職業學校實行全封閉、軍事化管理,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畢業生普遍得到用人單位的重用。你還在猶豫什么?趕快聯系小編報名學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