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單招已經走過了十一個春夏秋冬,眼下,各省高職單招正在火熱進行中。
高職單招,也稱高職分類考試、提前考試等,是除統一招生考試外,考生進入高職院校的另一途徑。通過單招被錄取的考生與參加高考被錄取的考生并無區別,可享受同等待遇。
不做本科“接盤俠”
2007年是高職單招元年,教育部批準在江蘇、浙江、湖南、廣東等4省共計8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率先進行單獨招生試點。11年間,單獨招生試點院校逐步由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擴展到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各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內高職院校。
值得注意的是,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屬于國家計劃內招生,時間是在全國統一高考之前完成,被錄取的考生不能再參加全國統一高考,若未被錄取則可繼續參加高考,這樣,高職院校就不再是本科院校的“接盤俠”。
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是我國高考的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國家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單獨招生打破了傳統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局面。
形勢喜人仍存問題
據了解,今年的單招形勢喜人,優質高職院校的招生形勢普遍好轉,大多院校生源充足。但整體情況仍不容樂觀,還存在一定問題。
首先,在不少人眼里,高職院校是本科院校“接盤俠”這種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有的人覺得差生才會去考高職,有的人甚至覺得上了高職還不如不上,所以一心只想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盡管通過單招更容易進入高職。有專家指出,現在國家弘揚工匠精神,重視技能人才,高職院校也有了新的發展,但不少家長和考生的觀念還停留在幾年前,其中原因還是學校、老師宣傳不夠。
其次,為了搶生源,有些院校甚至謊稱部分高職院校的報名人數已“爆倉”,意在嚇退一些想報考這些院校的考生,以達到自己搶生源的目的。因此,教育部門應加強高考改革相關政策的宣傳,使考生及家長能夠了解高職院校分類考試,能夠正確面對高職單招,同時學校也應通過各種途徑向中學老師、考生及家長普及高職單招相關的政策和具體實施方案。
宣傳方式比普通的媒體宣傳更加有效
其次,應明確單獨招生的標準,規范招生流程。單獨招生也是一種人才選拔的方式,其目的是選拔有技能特長的人才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科學制定入學標準是保證招生質量的關鍵,也是單獨招生的根本出發點。以江蘇省為例,實行“文化聯測+綜合素質測試”綜合考核。文化聯測以筆試形式,考核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依據高中課程標準,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命題、考試和閱卷;綜合素質測試以面試形式,主要考核考生的理解交流、創新思維、心理健康、職業傾向等基本素質。
再其次,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督和管理。教育主管部門應用法治化思維保障招生有序、公開、透明,保證招生信息及時公開,杜絕任何“買生源”“給回扣”“虛假宣傳”“被志愿”等腐敗現象。主管部門還應提高單獨招生的門檻,適當收緊單獨招生院校的名額,同時加強對單獨招生工作的規范評估,將高職單獨招生的聲譽管理納入考核范圍之內,及時啟動問責、追究措施,對于出現聲譽問題、在社會上引起惡劣影響的院校,責令整改,嚴肅處理相關當事人。
總之,高職院校的單獨招生不僅是國家賦予院校招生的自主權,更是一種責任。高職單獨招生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突出高職教育特色,積極推進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選拔綜合素質高和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特殊才能的優秀人才進入高職院校學習。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高職單招的規模正在逐步擴大,已經不再是試驗階段,應該逐漸規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