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總數的40.28%,幾乎是“半壁江山”。不僅如此,在國際上我國職業教育體量也在前列。但在國內,職業教育吸引力明顯不足。如何破解?
所謂職業教育吸引力,是職業教育價值大小的量度。首先,它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適齡在校生或畢業生選擇職業教育或職業培訓以提升其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積極性、自主性和主體性;其次,是指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社會團體或社會成員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的力度與水平,表征參與舉辦者對職業教育價值認識的深度與廣度。
職業教育吸引力表現在諸多方面,例如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社會公眾對職業教育的認可程度,企事業單位對職業教育的需求與參與程度,初中或高中在校生或畢業生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和選擇程度,學生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認可程度及其對子女選擇職業教育的理解與支持程度,在職、轉崗、待業、失業和轉業人員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和選擇的自主程度。
2017年12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強調鼓勵有條件的普通中學開設職業類選修課程,鼓勵職業學校實訓基地向普通中學開放。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大型企業、產業園區周邊試點建設普職融通的綜合高中。
依據該意見,我們可以嘗試選擇一種將“普職融通”構想具體化的舉措,即舉辦“雙部制”綜合中學以提升中等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所謂“雙部制”綜合中學,是指在一所中學里同時設普通中學部與職業中學部,采用兩種招生考試制度和兩種質量評價制度,兩部教師資源充分共享,所有學生在完成主修專業課程學分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其他課程(包括跨部課程)并計入學業學分。允許部分學生在自愿前提下通過相關考核測評調部學習。
新時代的職業教育應該是更加開放的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的心靈和幸福的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和多樣性的教育。舉辦“雙部制”綜合中學,旨在解決職業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問題。在理論上,不僅可以使學生與家長普遍接受,大限度地利用師資、教學等資源,而且有利于學生左右腦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與完善,有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為了“雙部制”綜合中學能夠成功推行,筆者建議以區縣為單位,優選優質普通中學與優質職業中學實行強強聯合。這種聯合試辦“雙部制”綜合中學,易于成功和經驗推廣。試辦可以采取合校或校際實質性聯合的形式。如果是校際聯合,應采取就近原則。這樣可以促使合作快速進入實質性實驗行動之中,取得有效的、值得推廣的經驗;以教育行政部門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牽頭組建“雙部制”綜合中學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實驗校的論證與實施;以教育科學研究部門與招生考試主管部門為牽頭單位,做好“雙部制”綜合中學的招生考試與錄取工作;以教育評估機構為牽頭單位組建“雙部制”綜合中學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專家組,做好對“雙部制”綜合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