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晚,北京吉利學院國際報告廳長調悠揚、琴聲激昂、舞姿翩躚、掌聲陣陣。以“傳承世界民族藝術精粹 • 促進國際多元文化融合”為主題的大型文藝晚會在此隆重舉行。這也是“‘一帶一路’2018——2019國際民族文化藝術巡演”活動的首場演出。
本次活動由國際文化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吉利學院、北京博雅國際藝術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吉利學院人文與設計學院王京東教授和魯圣博老師擔任演出總導演。副校長趙開華、林裔雄,人文與設計學院院長邊保旗等領導應邀觀看了表演。
晚會總導演王京東(右)魯圣博
演出當晚,藝術家們以豪邁而歡快的蒙古民歌、熱情奔放的馬頭琴曲,風情獨特的各民族歌舞,展現了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特有的民風民俗,展現了“一帶一路”沿線多元的民族文化。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精彩紛呈的表演讓學校師生深切感受到,“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經濟發展之路,也是一條推動各種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之路。
19時,演出的鐘聲準時敲響。晚會分為吉祥草原、歡樂草原、幸福草原三個樂章。隨著悠揚深遠的蒙古長調,舞臺燈光緩緩打亮,氣勢宏大的《敖包文化》作為開場舞迅速點燃了觀眾的情緒。伴隨著深厚而雋永的旋律,觀眾們仿佛置身于廣闊的草原,領略了一次民俗文化與現代藝術的交融,點燃了心中對民族藝術的向往。
舞蹈表演《敖包文化》
一個多小時的演出中,舞臺劇《歡樂牧人》再現了蒙古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奔放豪邁的草原風情;馬頭琴曲《萬馬奔騰》展現了大草原上萬馬奔騰的雄偉與壯闊。藝術家敖特根吉日嘎拉的歌聲質樸流暢,仿佛山澗里流淌的溪水般沁人心脾,聽過一曲帶著草原氣息、讓人回味悠長的《贊歌》,就像經歷了一次凈化靈魂的心靈之旅。
舞臺劇《歡樂牧人》
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
獨唱《贊歌》
蒙古族服飾展演《鄂爾多斯婚禮》
伴隨著后一個節目《鄂爾多斯婚禮》歡快喜慶的音樂,晚會緩緩落下帷幕。演出結束后,國際文化藝術界聯合會舉行了證書頒發儀式,聯合會聘請娜仁高娃、黃·金鎖、阿拉騰其勞三位藝術家為國際文化藝術界聯合會鄂爾多斯分會常務理事。晚會總導演魯圣博,王東京以及聯合會鄂爾多斯分會秘書長烏東花為他們頒發了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