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技校網6月7日,備受矚目的高考已經打響。975萬高考生奔赴考場,創下近8年來報考人數歷史新高,他們中絕大多數是2000年出生的千禧寶寶。與此同時,高考改革正在各地持續推進,全面取消加分等多項舉措進一步推進高考的公平公正。
繼上海、浙江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之后,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也于2017年9月啟動了新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打破了文理科兩種選擇的限制,擴大了學生選擇權,充分體現了個性化與多樣性。
考生人數8年來多 河北考生持續增加
2018年,河北省高考共報名48.64萬人,比2017年增加5.02萬人。有關專家表示,高考報名人數的波動與河北省高考適齡人口的升降有直接關聯。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中,相當一部分出生于2000年,當年“千禧龍寶寶”扎堆出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考人數較大增幅。
錄取率提高:部分地區突破90%
近年來,在高考招生總量保持平穩的背景下,部分地區高考錄取率連創新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近50%。河北2016年高考實際錄取率首次突破90%,2017年超過91%,并且連續3年實現高考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雙增長;山東2017年高考錄取率為84.95%,較上年上升2.8%;江蘇2017年總錄取率91.91%,創歷史新高;河南2017年高考錄取率為84.14%,同樣處于高位。這意味著,高等教育更加普及化。
00后考生并不認同高考改變命運
第一批成年的00后對高考怎么看?新浪教育發起的“00后的高考誰做主?”問卷調查顯示,超過半數受訪00后考生并不認同“高考改變命運”的說法,他們認為,高考只是一種經歷,不必上升到“改變命運”的高度。超過25%的受訪00后除了參加普通高考,還嘗試通過出國、自主招生、藝考等途徑上大學。
00后成長于互聯網時代,他們的視野更開闊,個性更獨立,超過1/4的考生已經有了明確的大學和專業目標,61.8%準備自己決定高考志愿。他們希望結合自身興趣選擇一個專業,根據地域偏好確定大學。
全面取消“五項加分”,錄取更公平
今年3月,教育部下發《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項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除了減少加分項目外,今年高招錄取還進一步強化了陽光原則。據了解,保送生名單、高水平藝術團名單、高水平運動隊名單和自主招生名單等,都將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爆款專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成熱點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新增備案本科專業2105個,其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為熱門,共有250所高校新設該專業。
除了大數據,2017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的學校有近60所。業內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如此快速的增長和發展必然會產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此外,為了滿足“一帶一路”的人才需求,不少院校針對性地開設了相關語種。例如,北京外國語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新增審批專業14個,全部為此前沒有的非通用語種專業。
安保更嚴格,嚴防高科技舞弊
防范高科技作弊是今年高考安全工作中的一大亮點。例如,北京提前啟動覆蓋全市和局部遠郊區的固定監測網,對考點及周邊開展專項電磁環境監測和治理工作,排查可疑信號。考試期間,監測車輛將在路上巡查,配合固定監測網,確保考點電磁環境的無縫隙監測,兩組無線電執法人員還將在考試期間分片值守。
此外,各地出臺各種措施嚴控考場安全。河南考生不得穿帶金屬的內衣、腰帶、鞋子。武漢考生不能戴手表,考場配備智能自動校時電波鐘。寧夏一旦發現考生帶手機進考場,不論是否開機一律按作弊處理。陜西嚴查在校大學生去向,參與替考者一經查實將開除學籍。
現如今,百萬考生即將放下手中的筆,交上人生第一份重要試卷,接下來還要迎接陸續的歷練,河北技校網在這里祝愿廣大學子,千淘萬漉,沙盡金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