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的是機械工程自動化專業,作為一個理工科院校的學生,我深知實踐經歷對于求職的重要性。平時,我注意尋找實習的機會,增加自己的實踐經驗。
我曾做過高端訪問,參與的是國家統計局做的一個項目,主要是調查企業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相關情況,采訪對象大都是企業的高層經理、環保部門的領導等等。我個人覺得,高端訪問本身就是個人協調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的重要體現。除此之外,我還曾協助北京城建集團進行了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與分析,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處理信息的能力。于是這兩項社會實踐經歷成了我簡歷中的“亮點”。
投簡歷的過程也印證了這一點,身邊有些同學的簡歷投出去如石沉大海,而我卻往往可以得到面試的機會。說心里話,我對自己精心制作的簡歷很滿意。
中芯國際是我向往已久的大公司,一看到招聘信息我馬上投出了簡歷,當然也如期地通過了第一輪篩選。緊接著的筆試也順利過關。 在后的面試過程中,整個交談過程都很融洽,直到即將結束時,在場的一位經理對我簡歷上的“輔修專業:會計”很感興趣,隨即就問“會計報表怎么做”、“資產評估報表怎么做”,當時我一下就蒙了,心想完了,這下沒戲了。原來是簡歷上漏寫了一個“課”字,“輔修專業”和“輔修專業課”真的是相差甚遠啊,當時只是作為選修課去聽,對會計學也只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一字之差讓我與中芯失之交臂。
誠然,用人單位十分看重個人的能力和發展潛質,所以簡歷中務必要突出自己特有的東西,比如工作的主動性、溝通能力等等。與此同時,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次教訓讓我記憶深刻。
之后,我又經歷了幾家單位的面試,也漸漸地對自己的職業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地鐵是個很有前景的行業,未來10年內,北京軌道交通將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增長。2008年,軌道交通里程將接近300公里,到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總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地鐵行業與我所學的專業對口,所以“北京地鐵 ”無疑成了我理想的職業目標。
當時幾乎每天都會瀏覽“北京地鐵”的網站,還通過同學、朋友搜集了許多地鐵行業發展方面的信息。“北京地鐵”的招聘啟事一打出,即有8000多人投了簡歷,我也在其中。值得慶幸的是,我順利地進入了名額只有400人的第二輪考試。考試分行政能力測試和專業課兩部分,扎實的專業基礎使我輕松過關。接下來的第三輪是面試,形式是無領導小組討論,由于搜集過許多面試的信息,同時也做了相應的準備,終,我從5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這次求職我有個很深的體會就是:要多與身邊的朋友、親人溝通,以獲取更多信息;在應聘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亮點”——知識儲備和個人能力。應聘之前我通過各種渠道積攢了關于北京地鐵的豐富信息,在投簡歷之前以及每輪考試前后我都會與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聯系,適當地詢問相關情況,他們對我的印象一直都很好。
我在中國人民大學參加了為期兩周的“機關管理人員職業能力培訓”并順利結業,接著是為期3個月的專業培訓,都是北京地鐵公司各部室的高級工程師親自授課。生活過得豐富而充實,我期待著正式上崗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