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正月初九,永年縣汽車站一個角落里,四五名面容滄桑的男子或站或立,不怎么說話,在他們身旁,幾個鼓鼓的麻袋里裝著行李。站外一位攤主說,若在往年,此時汽車站里早就擠滿了去外地務工的人了。在永年縣勞動力市場大廳內,也是很冷清,除了一兩名工作人員,很少見有農民工來此登記求職或是咨詢。
■返鄉:計劃改行,學習技術
20多歲的小張是永年縣界河店人。幾個月前,他還在江蘇一家電子廠做一名操作工。后來企業不景氣裁員,他回到老家,雖近春節,但他沒有心思操心買什么年貨,買什么新衣,每天盤算著該找個什么活兒來干。“出去?也不好混。雖說每月掙一兩千元,但外面生活成本太高,扣去吃、喝、零花錢,一年到頭,也就攢個萬兒八千的。”在農村,二十大幾歲還沒有娶媳婦兒的很少。回家后,小張在父母的“威逼”之下相了好幾個對象。如此一打算,今年小張不計劃出遠門打工了。 小張說,他今年準備種蔬菜,“季節性強了些,但守著家,掙錢雖不多,但一年下來也能落個萬數塊錢,累了點,臟了點,但也算紅紅火火。” 與小張不同的是,他的一位老鄉回來不久便在縣城里一家技能培訓班學習起了家電維修技術。小張說,他這位老鄉嫌種地收益太慢,趁著冬閑學點真技術,少不了一口飯吃。而通過各種渠道接受勞動技術培訓,希望用自己的本事謀求新的就業崗位,也正是很多返鄉農民工的選擇。
■再就業:政府多舉鋪設“找工路”
眼下,永年勞動部門正籌備一場規模頗大的春季用工洽談會。永年縣勞動局勞動力綜合管理科科長唐占祥說,大約從去年11月份開始,一部分永年籍農民工開始陸續返鄉。據當時統計,該縣有2000多名農民工提前返鄉。該縣馬上采取積極措施,重新安置了500多名返鄉農民工重新就業。隨即,當地勞動部門密切關注農民工的返鄉情況:調查、統計、培訓,一系列工作緊鑼密鼓。 據了解,今年永年縣采取多種措施大限度地減少金融危機對該縣就業的負面影響,如開展“全力實施重點項目建設年活動”以增加就業;積極加強與勞務輸入地的溝通銜接,了解用工需求,輸送一批農民工;把返鄉農民工納入政府公共培訓范圍,加大培訓投入,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時效性等。
來源:燕趙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