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日前,市教委對2019屆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作出整體部署,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工作,拓寬畢業生就業創業渠道,持續加大就業困難群體幫扶力度,不斷強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保障工作。
市教委要求,各高校要落實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完善學生基層服務和基層實踐體系,積極組織在校生到基層開展實習實踐、志愿服務、社會公益等活動。發揮服務業大就業容納器的重要作用,鼓勵畢業生到文化創意、健康養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就業創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到社會組織就業,增強對國情、社情、民情的了解,自覺地把個人理想同國家與社會的需要緊密結合起來。
各高校要緊緊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一帶一路”等重大發展戰略,緊密結合本市加快推進“一基地三區”建設,引導畢業生到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就業。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作用,鼓勵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到實體經濟就業。引導畢業生到新興領域就業創業,特別是依靠本市人工智能戰略性發展,支持鼓勵畢業生實現多元化就業。支持大學生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進一步拓展實習任職渠道。廣泛利用校內外資源,積極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交流,積極為畢業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加強創新創業類精品課程和導師團隊建設,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體系,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開展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奮斗精神。推進高校眾創空間國際化、專業化建設,發揮好高校眾創空間聯盟作用,協助相關部門辦好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人才展洽會等精品活動,營造更為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市教委指出,各高校要重點關注和幫扶家庭困難畢業生、少數民族畢業生、身體殘疾畢業生等就業困難群體,建立全員參與的“一對一”精準幫扶機制,做到分類幫扶、精準發力。對低保、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畢業生和零就業家庭畢業生要予以重點關注,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專項資金,開展就業困難畢業生專項培訓,提高其就業能力。
各高校要將就業創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落實主體責任,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建立有效的督促檢查和問責機制,進一步抓好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編制和發布工作。
來源:天津教育報刊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