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共有近20所高等職業院校成功更名。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院校在更名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些“插曲”。按照教育部審批高校升格更名的慣例,從申報設置列入考察名單到擬批準設置這一步會有淘汰率,但一旦列入擬批準設置名單,原定的更名一般不會有改變。但這個慣例在2018年卻出現了些許變故:多所專科高職“學院”申請升本科“大學”更名均沒有成功。如海南科技職業學院升格后申請建校名稱是“海口科技學院”,目前只是“官宣”成功升本,校名沒有如愿改變,暫定名為“海南科技職業學院(本科)”。其他如南昌職業學院、江西先鋒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等也碰到了同樣的問題。這一現象表明將來職業院校更名或將保留“職業”兩個字。如此,有關職業院校的命名規范問題再次被推到“前臺”。
早在1999年、2000年教育部就相繼出臺了關于規范高等職業學校名稱的通知,提出高職院校的名稱一般為“XX職業技術學院”或“XX職業學院”。在專科層次,面對“職業技術學院”和“職業學院”的二選一,眾多高職院校近年來已逐漸倒向“職業學院”;在本科層次,盡管“應用技術”的用詞已有統一規范的趨勢,但尚無定論。許多高職院校升格后校名仍然采用當前普通本科院校命名方式,依然在“科技學院”、“工程學院”、“技術學院”、“應用技術學院”之間徘徊。即使2015年“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建立有著引領大學層次高職本科采用“應用技術大學”名稱的意味,但還難說有定論。此外,還有“職業大學”這一個被10所專科層次高職院校所使用的稱謂也如“釘子戶”般存在著。如此,名稱混亂、交雜,對于國家正在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決策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妨礙。
建立起成熟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然需要對體系內職業院校進行分層設置,那么對各層次職業院校如何命名也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國務院于2014年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了高職教育的3個層次:專科職業教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也就是說高職院校內部應存在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3個梯級。中央深改委于2018年年底通過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首句即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如此,在職業教育類型中也應該出現與普通教育體系相對應的院校名稱,這也是提升整個職業教育類型吸引力的題中之義。筆者認為,各層次職業院校(特別是本科層次)的校名在體現“中國特色”的基礎上,應有鮮明的“職業教育”標志,同時也應體現與普通高等教育體系“專科學校”、“學院”、“大學”三級命名的呼應。那么該擇取何名來逐一規范和統一各層次職業院校的名稱?筆者建議采用“職業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技術大學”三級命名體系。
在專科層次采用“職業學院”命名。以“職業”為這一層次院校的核心詞,在于保持職業教育“職業性”這一本質屬性,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起點上標明此類院校的“職業”特征,同時沿用原有的專科層次職業院校名稱,也可免去認知困擾;用“職業學院”而非“職業技術學院”,有順應近年來高職院校更名更青睞“職業學院”之意,高職院校的校名一般由3部分構成:區域名、科類名和層次名,如果用“職業技術學院”,那么僅層次名就有6個字,則一校校名短則10字,長竟然可達近20字;規避本科層次的“技術”語義,即如果各層次的院校都有“技術”字樣,既不能顯著區分3個層次,也難免有因3個層次“技術”用詞搭配各異而又難以清晰釋義之困。
在本科“學院”層次采用“應用技術學院”命名。以“應用技術”為這一層次院校的核心詞,在于從廣義的“職業教育”到體現專業和專門性的“技術教育”的遞進性,冠以“應用”進行限定,表明職業教育在專科層次是培養適應職業發展的技能型人才,而在本科層次應側重于高新技術應用的技術型人才;相對于“科技學院”、“工程學院”這些名稱來說,“應用技術學院”在于強調“技術”,而對于“科技”和“工程”的強調其實是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本科院校的慣有命名方式,職業教育不應再與其“撞車”;盡管這一層次的固定名稱也如“職業技術學院”一樣有6個字,但“應用技術學院”既包括層次名(學院)也包括科類名(應用技術),本科學院在命名時只需在“應用技術學院”之前冠以區域名即可,如:紹興應用技術學院、南昌應用技術學院等,這樣一來也可借此控制專科高職院校升格的數量。
在本科“大學”層次采用“技術大學”命名。以“技術”為該層次院校的核心詞,在于區分于“學院”層次的“應用技術”,即這里的“技術”已不再停留在技術“應用”層面,而是面對“技術”的創造性層面,指向新科學理論的技術實現及其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這也是職業教育在高層次的應有定位,與“應用技術學院”形成一條清晰的技術研發和應用鏈條;在“科技大學”和“技術大學”的選擇上,因“科技大學”或“科學技術大學”顯然已經成為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序列固定的命名方式,其本身與職業教育的辦學類型并無關聯,甚至代表的是我國多科性院校中辦學水平較高的一類院校,假若以此定名會帶來進一步的院校命名混亂,而且“科學”與“技術”是一種并列關系,并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問題,兩者只是分工差異而已,亦可明確職業教育體系的突出特征和本質屬性;從字數上考慮,應該順應越到高層次院校其層次名越簡潔的規律,因而棄“應用技術大學”,取“技術大學”之名。
總之,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各層次院校命名,采用“職業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技術大學”3級命名體系,既可形成層次清晰的校名序列,亦能保持職業技術教育的本質特征,同時還可彰顯職業教育體系與普通教育體系的區別,可以有效地提升整個職業教育類型的吸引力。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伍紅軍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