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將其擺在了重要的位置,提出要“高度重視、加快發展”。經過多年努力,中國職業教育邁上了新的歷史臺階,為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和有效減貧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有如下特點:第一,戰略地位不斷提升。初步形成了以《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為引領,涵蓋學校設置、專業教學、教師隊伍、學生實習、經費投入、信息化建設等系列制度和標準。第二,培養能力不斷提升。目前職業院校輸送近千萬名畢業生,每年開展各類培訓上億人次,具備了大規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在現代制造業以及戰略新興產業的新增從業人員70%來自職業院校,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產業生力軍。第三,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全面建立了中等職業院校和高等職業院校的生均撥款標準,實行中職國家助學金政策,年均超過300萬家庭的子女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第四,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與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聯系,開展了政策對話、項目實施、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合作。重點面向發展中國家實施了一系列人才培訓、學校援建等項目,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018年9月,中國政府召開全國教育大會,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就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提出了明確要求,為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
教育既要培養科學家、研究員,也要培養技能手、工程師。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職業教育是發展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新時代需要職業教育為各行各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提升受教育者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尤其要加強基礎知識、職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質量決定著中國制造的明天,要主動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集中打造一批人才培養培訓的基地和技術技能創新的平臺。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發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特別是要提高技術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提供多層次的職業發展通道,形成行行出狀元,人人盡其才的良好氛圍。
下一階段,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統領,聚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暢通人才培養通道;聚焦完善制度標準,找準改革突破口;聚焦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協同育人機制;聚焦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貢獻。
我們將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點之一,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開展教育交流合作,為各國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搭建良好的平臺。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國際合作正當其時,希望各國攜手共同開創職業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新職教N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