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與中專、職校的區別?讀中專好還是技校好?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很容易把技工學校、職校、職高、中專、技師學校等混淆,不容易區分開來,那么,接下來就有技校網的小編來給大家理清一下這幾種學校之間的區別在哪里。
技校與中專、職校的區別:
中專:中專是學專業的和大學的專業差不多,但一般會少很多種專業,學制上一般都是3年制的,一般是初中畢業生去就讀的。
職校:職校和職高指的是同一種類型學校的不同叫法,和高中區別很小,一般也是三年制的,職高有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學生參加高考很方便,當然這也要看你有沒有這方面的興趣。
技校/技師:技校是學專業技能的,一般都是學完后直接就業,大部分技校都是在校學兩年,第三年安排到企業實習,技校的學制也比較多,有三年制中技、高技,四年制技師,五年制高級技工等等,高中畢業讀四年的,一般是技師,技工學校辦到高層次,也叫技師學院了。
從主管部分來看:中專、職高和技校都屬于我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范疇,但是管理部門不同,中專、職高統一屬于教育部主管,而技校屬于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
從畢業證上來看:中專、職高畢業頒發教育部門印制的中等專業學校畢業證書,如果通過勞動部門的職業資格鑒定考試,可以獲得初級或中級職業資格證書;技校畢業頒發勞動部門印制的技校畢業證書和初級或中級、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
從學習測重點來看:中專和職校側重理論學習,技校和技師學院側重動手操作能力。
從生源來來看:中專和職校以初中畢業生為主要生源,一般高中畢業生就不會選擇去讀中專和職校了,技校由于分為中級技工和高級技工,所以生源也由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為主,高中畢業生就讀高級技工專業或者技師層次專業。
在大學生越來越多,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理論學習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要了,所以注重動手操作能力的技工教育,目前在沿海發達地區,越來越受到社會、企業和政府的重視。
相關閱讀:
為什么要選擇技工學校?
李克強總理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倡導教育改革必須重視技術人才培養,要建設中國職業教育體系。此外,“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也意味著技術人才在中國當下以及未來將成為中流砥柱。
國家急切需要技術人才,然而技術人才卻非常稀缺,這落到每個考生身上,就成了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1、意識形態落后、盲目沒主見
我們為什么不愿意讀技校?歸結起來是技校文憑低,讀起來面子上過不去。許多學生動不動說,如果文憑沒用,為什么那么多人要爭著考大專,考本科?可是你想過么,有價值的到底是文憑背后的能力,還是這張文憑?那些把自己不如別人歸結到文憑上的人,一般都是庸才,哪怕給他頒個博士文憑,他也是根廢材。金子在哪都會發光,值錢的是人和技術,文憑只是一張紙。知道這個道理的學生,甚至許多達到2B分數也轉身走進了技校。
2、中國的社會人才結構畸化
不是人人都適合搞研究,當科學家,當老板。中國的本科高材生已經嚴重過剩,人人手握理論,紙上談兵,做實事的少之又少,畢業就失業啃老,社會浮躁不堪。而技術人才因為技校出身,所以非常缺失,社會人才結構畸化。我們看下德國和一些西方國家,他們從初中就開始實施職業教育,半數以上學生去職業學校、技校接受技能教育。不管是社會地位還是薪資收入,都與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沒有區別。
我們應該客觀擇校,技校是技術人才的搖籃,是中國職業教育的基石。
3、政府對技校的培養力度空前加大
政府對技校實行三年減免學費政策,并投入巨額資金建設實訓基地。如此龐大的資金支持從側面反映出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極大需求,也說明高技能人才倍受重視,社會價值巨大。
此外,技校實行校企合作教學,學生在校經歷大量實踐實習。畢業上崗就能產生價值,深受企業歡迎。
另一個讓人擔憂的地方在于,很多230分上下的學生都期待3B學校的補錄,一心想著3B的大專文憑,卻不知道這些補錄的學校都是別人不想去而剩下的,專業也都是很難找工作的專業。你問下自己,這樣讀三年讀起來有意思嗎?畢業真的有人要嗎?
4、今年的技校報名空前火熱
技校受國家的大力扶持。校企合作模式促使學生畢業后就能與企業無縫對接。學生三年學到一技傍生,就業前景樂觀。再說到學歷問題,技校拿到的畢業證書是高級技工資格證+大專(可同時報讀大專)。大專可在校專升本,也就是說后你能拿到高級技工+大專+本科3本證書。事實也證明,這樣的技能加學歷培養模式就業優勢是遠高于專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