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滿滿正能量,濃濃育人味,
德智體美勞,高考全體現
專家評價認為,今年語文試卷難度適中,體現了高考的改革方向,即重視基礎、凸顯應用、創設情境、鼓勵創新、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
2019年作文試題突出對體美勞教育的引導,努力將“五育并舉”落到實處,激勵學生全面發展。全國Ⅰ卷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將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優秀傳統與當下社會一些對勞動的偏差認識、錯誤態度進行對比,引導青少年學生對這一現象及勞動本身進行深入思考,自覺弘揚勞動精神,推動全國青少年乃至全社會中形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參與勞動的良好風氣。
河北正中:十天前的老師演講契合了2019年高考作文題
端正勞動態度,做誠實勞動的好青年
發布時間:2019-05-27 09:55:00 17-5班 班主任 吳爍
勞動之于青年,猶如深根之于樹干,為立身之本。勞動之于青年,猶如巨舵之于戰艦,成破浪之基。勞動之于青年,猶如砥礪之于利刃,終將綻放神兵之芒。我們的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作為一名以百年激蕩為傲骨,以千年文化傳承為熱血的正中人,更要以先驅之態,在勞動中為自己,學校,國家創造價值。私以為,正中人在勞動中當正,當定,當中,當學。
正,即身正,身正則尋路不偏,勞之有向。古之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人生第一站,修煉出一身正氣意味著正確的勞動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由此才能撥開迷霧看清孰是孰非,找到正確的奮斗方向。我們堅持“做學問先做人”是此理,學校工作講求“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亦是此理,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到“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光榮、勞動崇高、勞動偉大、勞動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更是此理。
定,即心定,心定則動力不竭,勞之有恒。“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對想做,愛做的事要敢試敢為,努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把理想變為現實。要敢于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讓勞動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勞動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中,即閎中,閎中則海納百川,勞之有懷。“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有長遠的目標和廣闊的胸襟,只有把勞動的熱血,拼搏的志向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終成就一番事業。希望大家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學,即博學,博學則肩有擔當,勞之有力。“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勞動成就。人生的黃金時期在青年。青年時期學識基礎厚實不厚實,影響甚至決定自己的一生。我們要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練、增長本領。
同學們,你是否曾在漫漫長夜無心睡眠之時,思考著人生沉浮,茫然不知所措。你是否曾覺得行路迢迢,踽踽獨行,慨然不知所終。你是否時而躊躇滿志,時而喪氣垂頭,喟然不知所學。與其耿耿于懷于過去,惴惴不安于未來,不如破釜沉舟,跨馬一戰。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每一條路仍需要動手開拓,身正心定,閎中博學也不只是宏大的理念,這同樣是我們青年人務實求真的行動指南,對好成績的向往,就是我們共同的奮斗目標。
后,厲兵秣馬百余日,不破樓蘭終不還,祝高三的朋友一戰告捷,正中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