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會厭學?“厭學”是讓家長和老師非常頭疼的一件事,許多孩子的厭學反應不一,他們可能課堂上不認真聽講,課堂下拒絕寫作業,他們排斥學習或上學這件事,有的學生會逃課,而有的學生會表現的更加激烈,言語、行動中會出現強烈的負面情緒和極端行為。那么孩子們為什么會厭學,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小編來具體剖析一下。
為什么會產生厭學情緒?
1、家庭環境影響
有些學生家境比較殷實,生活條件比較優越,衣食無憂,所以缺乏一種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思想上奉行一種讀書無用論,在學習上就表現為缺乏學習動力,厭學情緒較重;有些學生因為父母關系不夠穩定或者是單親家庭,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缺乏關愛與督促,所以叛逆心理嚴重,曠課、逃學現象屢有發生。
2、缺少正確引導
學生對某個教師所教的學科不感興趣,或者是不喜歡某個教師,而教師沒有及時做好心理輔導工作,進而引起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恐懼心理,無法實現正常的學習,完不成基本的學習任務,不久就被教師劃入差生的行列,于是就一直差了下去。
3、沉迷電子產品
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終端的飛速發展,成癮于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等現象層出不窮,造成一些中小學生沉迷于游戲、荒廢學業。花費萬元充值游戲、打賞主播、手機被沒收以跳樓相逼等行為屢屢見諸,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心健康,對學習也會越來越忽視。
從以上幾點不難看出,環境是影響孩子的主要因素,而缺少溝通和關愛則是讓孩子厭學的幫兇。家長、老師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想要改變孩子厭學的現狀就要“對癥下藥”正確的引導方法才能讓孩子走出叛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