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了怎么辦?最近小編接到了一封來自初二學生的來信,他說自己的成績不好,不想去學校,不想面對眾人的目光,為此他和父母幾乎每天都在吵架,每天都非常壓抑。小編覺得這位同學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產生了厭學反應,小編打算從改變自身心態的角度來幫助一下這位同學。
一、要清除畏難情緒
要知道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首先要立足于自己多動腦筋,當覺得自己的能力達不到的時候,可以向同學或老師尋求幫助,當你從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嘗試到成功的體驗時,你就不再會認為學習是枯燥乏味的了。要從心里拒絕那種“我是差生,我根本就無法進步”的心理錯覺,因為事實上所有的學生都相差不大,沒有誰會比你強多少。你們的區別是:他們相對比較自信而已。
二、要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主要是靠培養而產生的。興趣來源于好奇心。培根說:“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心是知識的萌芽。”這種好奇心可以發展成為求知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就不再會把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了。可以將學習與自己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眾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學生,他的學習一般也不錯,因為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由于有特長、有興趣,他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
三、要樹立正確的觀念
學習是自己的事,是為了讓自己能在將來的社會中生存。世界向前邁進,社會飛速發展,當今社會和未來世界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沒有知識是無法適應社會的,更不用說發展社會了。
如果你沉迷于網絡世界,不如抬頭看看窗外的風景,每天出去運動一下,感受季節的變化。打開自己的心結,也許你并不是真的厭學,只是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不如就從今天開始去試著改變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