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心理是如何產生的?有哪些解決辦法?厭學心理的產生肯定不是一天形成的,會引發厭學的原因也非常多,沉溺網絡世界、沉迷游戲、家庭環境緊張、自身學習成績差等多個原因都可能會引發厭學心理。那么厭學有哪些表現?如何能緩解厭學癥狀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厭學有哪些表現?
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患有厭學癥的學生往往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怕考試;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曠課逃學;嚴重者一提到學習就惡心、頭昏、脾氣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厭學癥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如何能緩解厭學癥狀呢?
第一招:改善環境,愉悅心情。首先就必須要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同學們可以請老師和家長配合,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自己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產生的不好感覺。
第二招:改變觀念,接受自我。厭學、沉迷網絡的同學要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
第三招:培養興趣,樹立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要盡量創造條件,參與各種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并從中品味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第四招:嚴格要求,增強自控能力。這一點需要家長花時間、花精力"培養"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
厭學心理可能是大部分青少年都普遍存在的,只是表現出來的有輕有重,家長要做好對應的措施,不要給孩子過分的壓力,多和孩子聊聊天,多了解他內心的想法,充分的溝通才能發發現癥狀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