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厭學?厭學情緒是如何產生?哪種情況需要警惕?學生厭學具體表現有哪些?厭學態度會因何轉變?相信以上這些問題你是否也很好奇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詳細了解一下什么是厭學以及厭學相關情況吧!
什么是厭學?
厭學不但是指學生對學習持有否定的態度,對學校環境,甚至同伴、同學、老師都是持有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并且從思想上、情緒上和行動上都表現出來,對學習和學校生活的逃避。總體來說厭學這個名詞是一個比較概括性的名詞,大概包括厭學的情緒,厭學的態度和厭學的行為。
厭學情緒
厭學情緒是指孩子會表現出來不同程度的厭煩學習、寫作業,這樣的一種消極情緒,不好的情緒,孩子對學習感到厭倦,一提起學習,學校就會煩躁,甚至又哭又鬧。或者是采用拖延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厭煩情緒。
厭學情緒是一種消極的情緒,一系列的消極情緒。是指孩子對學習生活不能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一種不滿意,厭煩的情緒體驗,他們在情感上會表現的比較消極,從而在行動上表現出逃離任何和學習相關的活動,不僅厭煩上課外的補習班,而且對學校本身的這種學習也是非常厭煩。
情緒上是厭煩的,身體上也會表現出各種不適感,比如說頭疼,胸悶,心慌氣短;還有的孩子因為這些身體上的不適,被家長帶到醫院里去做各種檢查,但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
孩子都有厭學情緒,哪種情況需要警惕?
具有輕度的厭學情緒的孩子,會表現出發牢騷,抱怨學習太累,又不愿意學習的想法,偶爾不寫作業,上課開小差,逃課,這種輕度的厭學的情緒通常是短暫的,通過勸導寒暑假或者是督促孩子能夠很快的調整過來,孩子能夠做通過自我調整來克服,不會對正常的學習產生太大的影響,盡管孩子對學習和上學有消極不滿的情緒,但是還能夠堅持去上學,聽課,寫作業等等,這是一般的輕度的,厭學的情緒,這種輕度厭學的情緒在小學生中是相對普遍的。
嚴重的厭學情緒是孩子一提到學習就厭煩,惡心,頭暈,甚至發脾氣,但發脾氣到高年級時家長不太敢太督促孩子的學習,因為一旦提起學習,孩子就會暴躁,甚至摔東西,無法正常從事正常的學習活動,拒絕去上學,哭鬧,或者是肚子疼,頭疼,有的孩子早上賴床不起床,怎么叫都不起來,錯過了上學的時間。
厭學行為
有的孩子由于各種原因厭學情緒越積越多難以消除、化解。就非常容易導致孩子從情感上對和學習有關的任何活動產生抵觸。比如說發脾氣、哭鬧等等的厭學行為。
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會伴隨著不同程度的厭學行為,比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參與學校課堂上老師組織的活動,嚴重的會擾亂課堂紀律,在課余的時間很少主動去學習,看書,他們更多的時間是說,“我想玩兒,我不想學習,也不想寫作業”。
寫作業比較拖延,作業要寫到半夜,甚至抗拒寫作業,嚴重的包括曠課,找各種理由不上學等等,對學習毫無興趣,厭煩、厭惡學習,在行動上就是拒絕跟學習相關的各種的活動,這就是厭學行為。
厭學態度
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和厭學的行為跟孩子對學習的態度有關系,一旦產生了厭學的態度,情緒上比較消極,行動上會比較逃避。
小學生主要表現的厭學態度,包括“學習沒用,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太煩,學習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寫作業非常討厭,不應該布置作業”,“老師,家長讓我寫作業我偏不寫”,“玩兒比學習更有意思”,“我玩的時間太少了,不應該學習”……
有的孩子的會產生極端的態度,對書本產生非常可惡。小學階段的厭學原因和學習不及格,學習成績不好,跟不上課業進度等等因素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相關程度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孩子不喜歡學校的環境。主要表現在:不喜歡學校的管理制度,認為課間休息的時間太少,玩耍的時間太少。跟老師,同學關系不和,容易產生矛盾,產生抵觸情緒,難以融入到集體中,感覺到很孤獨。有的孩子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從而不愿意去學校;也有的是不適應學校環境,在學校沒有安全感。
好啦!關于厭學相關情況,小編就介紹到這里啦!趕快收藏一下吧!你還有哪些疑惑呢?歡迎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