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厭學心理是如何產生的?老師該如何解決?厭學心理對于學生來說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其最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老師當我們發現有孩子有厭學心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措施來幫助孩子消除厭學心理。
學生厭學心理產生原因
1、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陳舊。
目前,大部分學校仍未完成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真正轉變,“一支粉筆、一本教案、三尺講臺”是這種普遍的教學形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題海戰”,“滿堂灌”。如此單調、煩躁的學習生活,無疑是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久而久之,學生學習態度消極了,進而不懂的地方多了,最后,徹底喪失學習興趣,厭學情緒自然而生
2、過分溺愛或放任自流
獨生子女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多,由于物質條件十分豐裕,致使獨生子女在家養成所謂的“公主病”。父輩的物質給予,祖輩的精神關愛使小學生在家沒有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造成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的惡性學習心理。
3、學生理想的缺失
理想是一個人奮斗的動力,但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前途迷惘不清。青少年從小生活在家庭與學校的兩線之間,他們應該從小就有著美好的理想。但是,現在很多學生卻說他們對將來就沒有什么打算,未來做什么靠父母來安排。
老師該如何幫助學生消除厭學心理
1、積極為學生創設表現長處,發揮特長的舞臺
學生喜歡表現自己以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這種心理需求對“厭學生”來說同樣是很強烈的。因此,教師應設身處地的為他們創設表現長處、發揮特長的舞臺。這樣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從而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感到成功的喜悅,進而逐步消除厭學情緒。
2、多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
作為老師,要遏制學生厭學情緒蔓延滋長,就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談心,傾聽他們的心里話,在摸清學生心理活動的前提下,制定相應的幫助措施,找到師生心連心的通道,贏得學生依賴和配合。
看了上述內容,各位老師是不是也對學生厭學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如果各位老師發現有的學生厭學情緒比較嚴重,那么老師就需要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也了解學生的厭學情況,這樣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