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我國學生學業壓力日益嚴重,因此有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這些學生會出現很多厭學表現。那么各位知道學生常見厭學表現有哪些嗎?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列舉一番。各位家長及老師可千萬不要錯過呦!
學生常見厭學表現
1、失敗合理化
孩子往往把自己學習上的失敗變為合理化。當這些孩子達不到所規定的標準時,就否定或指責這個標準不合理,盡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敗趨于合理化,這樣的自慰可以使孩子減少自我形象與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內心沖突。
2、自我貶低
一些厭學孩子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后,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育落后,不是學習的材料。目前的失敗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失敗也是自然的事情,這種情況是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改的。
3、逃學
這是厭學的突出表現,借故曠課,外出閑逛,玩游戲等。嚴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傊,厭學者,總幻想離開學校、離開課堂。離開老師、離開作業、離開考試,做一些不動腦不勞力的事,總想沖破校園紀律,自由自在。
4、推脫責任
這類孩子常常把簡單的失敗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觀地分析學習成績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原因,檢查自我,吸取教訓。他們常常把考試成績不好歸于老師講課沒有講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師閱卷不公平等原因。
好了,以上就是學生常見厭學表現的介紹了。各位看后是不是也對學生厭學表現有了一定了解了呢?如果各位家長發現你的孩子有上述表現,那么就說明您的孩子已經出現了厭學情緒。這時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溝通交流!這次才能讓孩子擺脫厭學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