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我國很多高中生或多或少的都出現過厭學表現。比如:學習效率低,常常煩躁、多思多慮、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大家知道是哪些原因導致高中生厭學呢?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番。
導致高中生厭學原因
1、過重的課業負擔
有近30%——40%的學生認為課外資料多,課外作業多,同時又90%以上的學生學習到晚上10點—11點以后,有近80%的學生熄燈學習超過10—12個小時,另外有80%的學生周六、周日兩天上課時間超過一天半,并且作業不比平時少。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從而產生“厭學”的原因。
2、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
除了自身的學習信心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毅力和態度不強之外,還會受到社會上對“讀書無用”的功利主義的影響,對學習不報期望,沒有信心去學習。 高中生厭學因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作為家長,我們不能一味的著急,除了幫助孩子糾正學習方法,增強他的學習動力之外,更多的要與老師進行溝通,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從而有效的幫助孩子走出這個難關。
3、老師教學水平
高中學生普遍存在著喜歡某學科教師也會喜歡該學科的現象,這是一個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學習狀態的影響。有研究調查顯示,學生一致認為具有以下問題的教師是學生最討厭的:工作不負責任,沒有時間觀念,因其他個人原因情緒不好卻拿學生出氣,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傷害學生自尊,諷刺學生家長,言而無信,上課效率低,課堂抓不住重點,教學沒有藝術性,一味照本宣科,只靠加重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成績,平時極少與學生接觸。
好了,以上就是高中生厭學原因的介紹了。其實高中生厭學原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作為家長我們不能一味的著急,除了幫助孩子糾正學習方法,增強他的學習動力之外,更多的要與老師進行溝通,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