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背景下,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高中生都會面臨非常繁雜的學業壓力。久而久之不少學生都會出現厭學情緒。那么作為老師當我們發現孩子有厭學情緒的時候該怎么辦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支幾招。
老師如何解決學生厭學
1、雙方共同討論、設定學習目標。
老師指導學生根據當前的自身狀況調整期望值,設定分目標(最低目標和最高目標),在最低目標中設定幾個小步驟,如數學及格,語文及格等;對成績的提高給予及時表揚,使其成就感維持下去,不斷強化建立起來的信心。
2、尋找適合學校的學習方法
老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找出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輔導學生不斷強化自己的學習動機,指導記憶方法,筆記方法和課堂、課外提問的技巧),逐步培養起對學習的自我管理和調節能力;同時配合人際交往方面的輔導,鼓勵他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顧慮,走出內向孤獨的陰影,積極與人交往,塑造開放合群的個性,進而從健康的人際交往中體驗到樂趣,為自己營造良好的情緒氛圍,以穩定的、積極的心境促進學習興趣的恢復。
3、雙方建立互相信賴的關系
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提問以開放式問題為主,使學生盡可能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心理輔導老師認真傾聽并做出適當的反應,體現出理解和尊重,以盡可能消除由彼此間的陌生感及學生情感方面的阻抗,達到心理上的共情;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交談,幫助學生明晰自己的性格傾向,及其與當前學習狀況之間的聯系;同時,調動其情感因素,引導他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從而悅納自我;對學業的失敗進行正確的歸因,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怎么樣?看了上述這幾種方法,各位老師是不是也都學會了呢?作為老師當我們發現孩子有厭學情緒的時候一定要耐心和他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厭學的原因,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擺脫厭學情緒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