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孩子不想上學多半是討厭學習,但是每個孩子都會有過厭學的情緒,但是只要采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及時擺正孩子學習的心態,依然可以回歸到良好的學習狀態當中!到底該怎么辦呢?
其實,當孩子和父母說不想上學,討厭學習的時候,我們應首先表示理解,孩子這樣說是很正常的,我們大人有時候也會不想做某一件事,但是很多家長感到如同當頭一棒,上來就是一頓罵,委屈地說道:“我每天起早貪黑,都是為了你,真是被你氣死了。作為家長應該設法幫助孩子克服那些諸如過度焦慮、內心膽怯, 進而缺乏學習動機的這些消極情感,努力培養和發展那些積極情感,激發和保持他們的學習動機。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自我實現理論這一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學習動機理論。這一理論指出,人都有要自我實現的愿望,但他們又有很多的擔心和憂慮,正是這些因素可能成為孩子學習和自我實現的主要障礙。因而對這部分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應予以充分的尊重,讓他們感覺到愛和歸屬感,幫助他們認識到學習的必要性,提高他們對知識學習價值的認識, 找出學習上不夠成功的癥結所在,提高他們知識學習的一種期待和信心,進而解決問題,獲得進步。
在培養和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的過程中要堅持以激發內部動機為主,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并以調動外部動機為輔,予以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時候,孩子討厭學習是因為學校里老師的態度,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說出學校發生的不愉快事件。然后私下和老師溝通,讓老師適當地多表揚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另外,當孩子說出:“我今天可以不上學嗎?,我討厭學習”的時候,作為家長可以問一下孩子:“不上學,你是打算干其他什么事嗎”?如果父母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孩子都有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的。很多時候,反倒是父母一次次自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可以嘗試這樣做,首先,不能被這句話嚇到自己,孩子表達的是一種情緒而已。就像大人們一樣每天下班的時候抱怨工作辛苦,不想工作一樣,孩子這句話并非是想表達一個“立馬不想上學”或者“再也不想上學”的決定。只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很好的情緒控制能力,所以家長最應該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學會調節管理自己的情緒。
文章來源于網絡 侵權請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