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游業如何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為全省經濟發展作貢獻?如何抓住全球經濟危機背景下經濟結構調整的新機遇,開創河北旅游發展新局面?近日,省委常委、副省長楊崇勇就此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千方百計撬動旅游市場 為保增長調結構作貢獻 記者:今年全省經濟發展面臨很大的困難,旅游業能發揮什么樣的積極作用? 楊崇勇:我認為,盡管我省旅游業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較小,但不能下滑。因為在諸多行業中,旅游業不光對刺激消費有著獨特的作用,而且對其他行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也具有明顯的優勢。目前我省旅游業收入占全省GDP的3.4%,增值稅和所得稅大約5.69億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長37.5%,是增長較快的行業。據測算,2008年旅游業地方稅收是14.5億元,直接從業人員46萬人,帶動間接就業200多萬人。 今年全省的經濟形勢很嚴峻,因此,旅游業一定要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搶抓發展機遇,千方百計撬動旅游市場,為促進全省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作貢獻。 記者:為什么說今年是旅游業困難的一年? 楊崇勇:今年旅游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將增多,面臨的挑戰也將更加嚴峻。 一是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旅游業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隨著世界經濟的整體下滑,旅游消費預期普遍減弱。據國際旅游組織統計,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下半年國際旅游下降1%,其中亞洲下降3%。我省旅游業同樣如此,自去年5月以來出現下滑趨勢,旅游收入下降4.4%。 二是各地旅游業發展態勢強勁,競爭壓力增強。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區市把旅游確立為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加快扶持和培育。廣東、江蘇、浙江等先進省繼續保持先領優勢;北京、天津、山東、山西、河南等周邊省市發展迅猛,旅游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北京市政府逐年加大對旅游業的獎勵力度;山東省旅游收入去年突破2000億元,比河北多3倍多,而且正在謀劃建設400個大的旅游項目。因此,河北旅游不進是退,慢進也是退。如果我們不增強憂患意識,沒有超常規的發展,沒有思想的更加解放,沒有更新的舉措,幾年以后,我們的旅游會更加落后。 記者: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我省旅游業如何為保增長作貢獻? 楊崇勇:要通過五條有效措施保增長。 第一,抓好項目建設。建設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的關鍵是打造一批知名休閑旅游目的地。目前各市都有一批重點支撐項目。今年全省新開工項目不能少于30個,要力爭投資突破100億元。 第二,千方百計撬動旅游市場,培育旅游消費熱點。圍繞“中國生態旅游年”這個主題,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積極鼓勵和引導綠色消費;立足我省的豐富資源,大力發展海濱海島游、溫泉養生游、滑雪游、體育健身游,打造旅游休閑新熱點;把國內旅游作為重點,針對京津的需求,加快開發與節假日調整相適應的錯位特色的旅游產品;抓緊研究啟動全民休閑行動計劃,開展“河北人游河北”、“當地人游當地”活動。 第三,加強河北旅游的宣傳營銷。要充分借鑒其他省市營銷成功經驗,加大旅游宣傳力度,提升河北旅游知名度。 第四,努力提高河北旅游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當前,我省旅游業存在服務標準不完善、部分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質量意識不強、管理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必須下大力予以解決。 第五,抓住結構調整和優化重點,加快培育旅游業成為支柱產業。這次全球和中國的經濟下滑,使全省上下越來越認識到走這樣一條高污染、高消耗和環境嚴重破壞的道路,河北發展將難以為繼。旅游業是無污染的綠色產業,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地區形象提高的重要產業,未來是我們省的支柱產業。我們有責任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為河北未來調整結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出努力和貢獻,加快支持產業建設的步伐,力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抓住機遇 深度謀劃 加快發展 記者:您認為現在制約河北旅游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是什么? 楊崇勇:我認為,一是旅游的集群式和規;沒有有效發揮。二是缺乏讓國內外游客喜歡、神往、作為選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效應。三是還未形成以企業投入為主、全社會投資旅游的熱潮。不能一講投資就是政府出資,政府的投資應該是獎勵性的,引導性的。四是新的業態發展不夠,旅游產品的更新換代比較慢,創新意識不強、開放意識不強等。 記者:您一直說,盡管競爭加劇,但我們也面臨重要發展機遇,您所指的重要機遇是什么? 楊崇勇:我們面臨的重要發展機遇有: 一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我省已獲批準開工或今年要開工建設的高速鐵路和客運專線有8條,高速公路和國道主干線有25條,機場建設有4個,這將大大提高旅游交通的便利性。 二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提出了建設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作出了重要決策,這將對旅游業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三是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河北旅游發展存在巨大潛力和機會。按照經濟發展規律,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休閑旅游產業爆發式增長的臨界點。目前,全國人均GDP已超過2000美元,北京已達到8000美元,天津已接近7000美元,山東超過4000美元,內蒙古、山西、河南、遼寧和我省都超過3000美元,居民休閑旅游必將出現快速增長態勢。 四是隨著全球經濟下滑,需求放緩,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工業利潤空間縮小。旅游業投資風險小,收益率較高,正成為新的投資方向和熱點。據統計,全國出口商品平均利潤率僅為2%,紡織品的利潤率僅有0.67%,而旅游業中的餐飲業平均利潤率為8%—15%,服務業平均利潤率為9%—15%,所以旅游業具有明顯的投資優勢和開發潛力。據了解,法國在1995年就有9000多公里的滑雪道,每年有接近2000萬人滑雪,凈利潤高達50多億美元。而我們河北的滑雪道現在加起來還不足50公里。法國旅游業的總收入在1995年就達到1300億美元,相當于河北2008年GDP的50%以上,已經超過汽車工業、石化工業和食品工業。假如建設一個1000萬噸的鋼鐵企業,至少需要投資500億元人民幣,這筆資金可以在張承地區建100個滑雪場或100個三星級酒店。 記者:您說,要把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建設作為今后全省旅游業乃至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為什么? 楊崇勇:建設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項戰略決策和舉措。這一戰略的提出確立了河北旅游業獨特的定位。河北圍繞京津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巨大優勢。北京、天津高收入人群多,世界500強都有辦事機構,各國使館、商務會館都在北京,這是很大的客源市場。我們要與北京、天津錯位發展,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從區域上看,全省11個市都環繞京津,都是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設區市都要圍繞這個大局,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主動融入,選好切入點,實現錯位特色發展。 記者:您一直在講,在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建設中,一定要強化與京津的錯位發展,突出特色,突出規模發展“8S”,具體怎么講? 楊崇勇:今年的工作,要圍繞實施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建設,強化與北京、天津的差異化,突出規模效應,著力推進。 《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發展規劃》是經過專家和省委、省政府反復研究確定下來的!兑巹潯诽岢龊颖钡暮Q、避暑、草原、溫泉、冰雪、運動、皇家、狩獵8個旅游特色資源,英文詞開頭字母均為S,這“8S”就是河北面對京津的具有優勢的差異化資源,構建依托“8S”的休閑旅游產業就可以與京津錯位發展,塑造獨特的競爭力。 所謂規模效應就是以京津放射出的高速公路和鐵路、國道主干線為主軸,統籌兼顧行政區位、市場區位和資源分布,圍繞“8S”打造休閑旅游產業,形成產業聚集和規模效應,輻射周邊休閑旅游地,促進區位休閑旅游產業的整體優化和協調發展。要充分挖掘環京津地區的城市所存在的休閑旅游的功能,提升商務、文化、娛樂及購物功能,形成相應的配套服務體系。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加快向鄉村旅游、鄉村酒店、鄉村娛樂和鄉村度假區的發展。規模效應還包括新老景點的結合。 記者:您到河北已經一年了,您對河北旅游業感受深刻的是什么? 楊崇勇:我深刻的感受是,我們河北的旅游資源真是太好了!我們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資源。與京津相比,我省的自然山水、森林草原、海濱海島、冰雪溫泉、濕地湖泊無論數量或品質都占有優勢。我希望河北人民一定要對發展河北旅游充滿信心。我們的文化也同樣深厚,所以,我們發展旅游一定要和文化緊密結合。同時河北區位獨特,環繞北京、天津兩大重要國際型城市,毗鄰山東、內蒙古、遼寧、河南、山西等五省區,擁有5億人的核心潛力市場,具備打造成旅游強省的條件。 記者:今年要從哪幾個方面加大力度,推進河北旅游更好更快發展? 楊崇勇:要從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加強領導,統籌協調。要強化政府的宏觀調控,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大眾參與的協調發展的大格局。 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就我省旅游業發展而言,需要著力強化四種意識:一是市場意識。河北旅游業的發展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針對游客需求把資源轉變為有特色的旅游項目。二是產業意識。我們需要發展的是旅游產業,而不是事業。搞產業就要注意打造品牌、投資的效益、產業集群的培養和產業鏈的關聯。三是企業主體意識。河北旅游業能不能振興,能不能有重大的發展,關鍵看企業這個主體能不能行動起來,能不能形成投資的熱潮。四是宣傳意識。旅游經濟是窗口經濟、品牌經濟、眼球經濟、注意力經濟,所以要強化宣傳營銷意識。 三是轉變作風、推動發展。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開展“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的要求,針對當前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熱點領域、重點地區、關鍵方面入手,通過深入基層,努力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堅定性上有新的增強,在推進改革創新、破解旅游業發展難題上有新的提高,在服務創新、促進旅游業科學發展的環境上有新的優化,在拒絕理由、雷厲風行、狠抓落實的作風上有新的改進,在應對風險挑戰、實現全省旅游業“二次創業”的實踐中有新的業績。
來源:河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