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2020年我國碩士研究生及普通專升本招生將適度擴大招生規模。
是政策利好還是空穴來風?先上圖,后分析!
(圖片來源網絡)
經咨詢專業人士,兩份文件符合政府公文行文格式及習慣用語,再結合2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教育系統 疫 情 防 控 工作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王輝司長的最新通報,“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復雜嚴峻。”我們認為擴招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適時必要的,主要基于以下幾個重要歷史進程中高等教育擴招的背景及動因簡要分析判斷:
關于高校擴招:高校擴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臺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文件提出我國高等教育入學率由1999年的9%提高到2010年的15%。高校擴招是中國教育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它跟改革開放后當年恢復高考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高校擴招的源動力在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同時也能有效刺激經濟增長,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可忽視。
1999年高校大擴招:擴招的主要動因是國企改革帶來大規模工人下崗,面臨著適齡青年與下崗工人搶就業崗位的現實問題。另外,老百姓對孩子上大學的呼聲和訴求越來越高,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轉變的“機會窗口”已然來臨。實際上,1999年招生規模比1998年增加了47%。1999年高等教育入學率9%,用十年左右時間提高到15%達到大眾化階段,也可以將高校擴招看做是我國高等教育與世界接軌的戰略舉措。
2009年研究生擴招:擴招的主要動因是源于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爆發,對各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特別是實體經濟受損嚴重,失業率居高不下等等。2009年研究生招生規模比2008年增長了16.3%。
2019年高職大擴招:《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而2018年高等教育在學規模3833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8.1%,已接近普及化階段。實際上2019年高職擴招接近120萬,超額完成預定任務,可以預見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接近甚至超過50%,邁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中國用了20年的時間,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階段就迅速過度完成,幾乎達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標準,這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2020年研究生和專升本擴招:2月12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教育系統 疫情 防 控 工作舉行發布會,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會上指出,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復雜嚴峻。短期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就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研究生擴招近10年來一直保持穩中有增的趨勢,而專升本招生規模相對穩定,2006年以來,各地專升本招生規模嚴格控制在當年高職(專科)預計畢業生總數的5%以內,如果按照今年普通專升本招生規模按各地2020年普通高職(專科)預計畢業生人數的15%左右安排的話,估計全國將有45萬左右的專科生受益。
值得關注的是:
2月22日,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 南 省 教 育 廳、湖 南 省 財 政 廳、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應 對 新 冠 肺 炎 疫 情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十條措施>的通知》(湘人社規〔2020〕4號),提出:“積極向教育部爭取支持,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計劃,將專升本錄取比例擴大1倍以上。適當提高應屆大學畢業生士兵退伍后專升本錄取比例。”
綜合上述多個歷史節點的擴招背景、動因分析,也就是說滿足“經濟下行壓力大、就業壓力大、高等教育發展階段轉變戰略需要、十年周期”等幾個必要條件,以及重慶、湖南等地官宣,通過升學方式緩解就業壓力,高校擴招會迅速進入決策者視野,幾乎是不二選擇。所以,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2020年研究生、專升本擴招已成定局,當然是在特定的學科專業領域適度擴招。
對于2020屆畢業生而言,真的是喜憂參半!
對于招生院校而言,特別是承擔專升本招生任務的院校而言,挑戰確實不小:師資、校舍、實驗室等硬件條件,招生規模增長的同時不能降低培養標準和培養質量,社會、用人單位對專升本畢業的學生有時帶有一定的偏見等等,關鍵是擴招后質量不降,確實是最大的挑戰!一般而言,2020年專升本擴招后,后續年份大概率不會斷崖式下降至以往水平,大致會保持在10%左右的升學比例。長期來看,拉動高職(專科)教育生源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但同時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如何處理好升學導向和就業導向的關系,如何處理好規模數量和培養質量的關系,是擺在職業院校面前的一項重要挑戰,也是高等教育界、社會各界共同的責任!
文章來源:公眾號 中國高等教育
本文系轉載,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