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后,在政府的引導下,線上教學一下子火爆起來。元月29號,教育部負責人發表了談話:“不能面對面課堂上課,我們就搭建云課堂,讓孩子們在家也能開展學習。”(來源|微言教育,公眾號:騰訊教育《教育部:利用網絡平臺,中小學“停課不停學”》)
2月初,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來源|福建省教育廳,公眾號:福建教育微言《重要通知│教育部: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
兩周多了,在線教育進行得如何?尤其是職業教育的在線教育進行得怎樣?學生學習狀態怎樣?學習效果如何?為此,筆者在本校計算機專業進行了一次調查,取得了一些數據。分析這些數據有助于我們了解在線教育的情況,把在線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三結論
1.在線教學效果超過預期。究其原因,一是今年春節期間有疫情,學生無處可去,每天花兩小時學習可以接受。二是開設的課程比較重要,學生在6月份要參加考證,所以學生比較重視。三是老師們備課認真,所有學習資源都經過四輪討論和校對,質量有保證。課備好了,學生也就認真了。
2.重視宣傳,發揮家長作用。學生能夠認真學習,態度也比較端正,還與我們積極宣傳有關。在線教學開始前,我們就和家長聯系,希望家長在家做好督促工作。家長配合比較好。
3.硬件條件不夠理想。一座一線城市,學生的網絡條件和電腦條件居然那么差,這是之前沒想到的。還有一個數據更讓人不安:同時具備寬帶和電腦的只有54%。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同學們還愿意繼續學習,這種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肯定。
四思考
通過調查,結合網路上討論得比較熱烈的該不該上網課的話題,我談下我的看法。
一是不要忘記在線課程的本意。在在線課程火爆的背景下,我們還是不要忘記在線教學的出發點:隨時學、隨地學;隨時教、隨地教。這是在線教學的生命力。為此,我們該采取哪些手段進行在線教學?該不該直播?該不該制定固定時刻的課程表?該不該要求學生按課程表聽課?
二是提高質量的關鍵是教師的備課。備好課的前提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條件:四分之一學生沒有寬帶,近半學生不能同時有電腦和網絡。在這種情況下,采取采取哪些手段合適?搞各種直播是否合適?另外,我們布置的作業是不是經過精心的挑選?有沒有利用平臺的便利,復制大量的題目扔給學生?
對于在線教學,我有三條建議:
01、提升硬件條件,確保網絡正常
在這次在線課堂中,有兩家公司的網絡保持得不錯,其他平臺則受到極大的挑戰,希望各廠家能盡快整改,這次“網絡風暴”后形成的用戶粘性才能持續。
02、以人為本,轉變教學觀念
學生學習的硬件條件不是太好,大多數學生只能靠手機學習。我們要適應手機學習的客觀要求,以人為本,方便學生學習。
03、在線教學不能代替線下教學
全面采用在線教學,只是當前形勢下的權宜之計。原因很簡單,線下教學時,學生的視角遠超180度,可以全方位和老師互動。而網絡教學的視角只能是攝像頭,視角最多60來度,師生的信息傳遞和遠不如現場教學,教學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另外,各平臺、各學校花巨資去做各種資源庫,重復建設浪費資源,沒有必要。
總之,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逐步掌握在線教學的規律,把在線教學工作做好,為今后完善在線教學提供寶貴的經驗。
作者:王學成,深圳市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專業部長,高級講師
來源|微信號zhijiao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