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2006年1月,黃女士進入上海某婚慶公司工作,雙方簽訂勞動合同,黃女士擔任公司倉庫管理員,其中,2007年度約定月工資為1800元,2008年至2009年度約定月工資為1000元。2008年6月3日,黃女士向公司提出辭職,理由為公司在用工方面不規范、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同月13日,雙方勞動關系解除。其間,黃女士就有關個人權益,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008年8月,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其中對黃女士提出的要求公司支付2008年年休假工資688.5元的請求未予支持。黃女士不服仲裁裁決,向南匯區法院提起訴訟。
在法庭上,黃女士認為,因公司未按相關條例安排其年休假,現要求法院判令公司支付2008年應休未休年休假的工資報酬。
針對黃女士提出的要求其支付2008年年休假工資的訴求,公司方稱,2008年,黃女士在公司未做滿整年,不應該享受年休假,故不同意支付黃女士年休假工資,要求法院駁回黃女士的這一訴訟請求。
【結果】 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相關規定,黃女士在公司工作已滿1年未滿10年,2008年其年休假應為5天。黃女士在公司工作至2008年6月13日,根據工作時間折算,黃女士2008年應休未休年休假為2.26天。現公司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已安排過黃女士年休假,因此,作為公司方應支付黃女士未休年休假的工資報酬。據此,法院依法作出了上述判決。
【鏈接】 依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按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報酬。根據今年9月施行的《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規定,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按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付相應報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