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大中專畢業生數量突破40萬人,達到歷史新高。為準確掌握我省畢業生的就業現狀,省人才市場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萬份,收回有效問卷9892份,發放企業調查問卷1364份,收回有效問卷1028份。問卷調查結果于今天公布。 畢業生認為比較理想的單位依次是國企、民企、外企、自主創業,選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僅占21% “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念為畢業生所接受,先積累經驗后謀求發展,成為大學生就業時考慮的重要因素。大學生就業的心態趨于成熟和務實。機關、事業單位不再是畢業生的選擇。受調查畢業生認為比較理想的單位,分別是國企、民營、外企,分別占33%、18%和15%,10%的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而選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則分別占5%和16%,其他單位3%。在企業中鍛煉、積累經驗,謀求以后的發展成為大多數畢業生的選擇。 調查還顯示,認為只有到機關或國企才算就業的僅占4%,認為與用人單位簽訂正規合同就算就業的占39%,認為只要有相對穩定的崗位和一份固定的收入就算就業的占38%,認為憑勞動獲得收入就算就業的占19%。此外,大學生對薪水的心理預期,與市場上用人單位所提供的薪酬水平基本吻合。大學生自我認識更加深刻和清晰。個人長期的職業生涯發展,成為大學生就業時考慮的主要因素。 96%的畢業生表示愿意到基層就業,但又受地域、崗位、待遇、保障等因素的困擾 對到基層就業心態比較矛盾。到基層就業能夠被大部分畢業生所接受。96%的受調查大學生表示愿意到基層就業。但在實際環境下,又受地域、崗位、待遇、保障等因素的困擾。46%的大學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業,32%的畢業生希望留在中小城市就業,僅有4%選擇在鄉鎮就業,1%愿意去邊遠地區就業,表示無所謂和其他的占17%。 城市生源大學生就業競爭意識、主動性相對較差。參加2009年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畢業生中,大城市生源畢業生僅占15%,這其中八成以上是家長和朋友要求來參加的。而農村生源畢業生61%是自己主動來的,39%是在朋友要求下來的,沒有人是在父母催促下參會的。同時,農村生源大學生中93%經常瀏覽各種網站、報紙關注就業信息,城市生源畢業生這一數據僅有37%。此外,經驗欠缺仍是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實現對接的現實障礙。 69%的畢業生就業時選擇各級政府人事部門舉辦的人才市場 調查顯示,69%的畢業生就業時選擇各級政府人事部門舉辦的人才市場,21%的選擇網絡渠道,9%的選擇家長、親屬介紹,選擇其他就業渠道就業的僅占1%。此外,各級人才市場成為弱勢畢業生、家庭困難畢業生求職的重要平臺。受調查畢業生的75%來自農村,15%來自縣城,僅有10%來自大中城市。 大學生對公益化招聘服務體系的建設呼聲高。在對人才市場建設亟須解決的問題當中,49%的人認為政府應當提高人才市場的公益化程度,26%的人認為應當提高人才市場就業信息發布的能力,18%的人認為人才市場應當承擔起大學生實踐能力鍛煉的職能,7%的人認為加快統一的人才市場建設。
來源:河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