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激勵黨員同志和中層領導干部堅定愛黨、信黨、跟黨走的理想信念,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西安高新技師學院黨支部黨員干部及學院部分中層領導干部開展一路唱紅歌、一次集中學習、一路講黨課、一次歷史追憶、重溫入黨誓詞等豐富多彩的黨日主題活動,慶祝黨的99歲華誕。
★重溫經典 爭做楷模★
一路紅歌嘹亮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學院黨員同志及中層干部代表,在我院黨支部副書記李應坤同志的帶領下,一路前行,一路歌聲,唱響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紅星照我去戰斗》等一首首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紅歌。一路上,大家都精神振奮、士氣高漲,伴著“紅色歌曲”追尋“紅色記憶”。
一次集中學習
行車途中,在李應坤同志的帶領下,黨員干部及入黨積極分子圍繞五個方面:黨章黨規基本知識、時政政策基本知識、基層黨組織基本知識、黨員基本知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綱要》進行了學習。
此次學習深化了對黨的歷史進程的規律性和時代特點的認識和理解。黨員同志和中層領導干部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當中,將學思悟踐,做到學而懂、學而信、學而用,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當中,為西安高新技師學院的建設添磚添瓦,再創輝煌。
一堂精品黨課
李應坤同志為大家講述《紅色大本營-薛家寨》,通過回顧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歷史、講述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仿佛讓大家置身于當年烽火硝煙的戰場,感受戰爭年代的艱辛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0世紀30年代初的照金土地貧瘠、匪患兵禍交相為害、社會矛盾尖銳、民不聊生,人民群眾改變人生命運的愿望異常強烈。1932年元宵夜,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領導的紅軍陜甘游擊隊首次來到照金,在這堆焦躁異常的干柴上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1932-1933年照金地區開展了30多次分糧斗爭。尤以1933年初香山寺分糧為高潮。分糧斗爭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群眾“鬧紅”積極性,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為創建照金蘇區奠定了群眾基礎。1932年12月,紅二團成立后,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在照金游擊隊的配合下,橫掃了照金腹地和周邊反動武裝,初步廓清了照金蘇區的環境,并通過外線作戰擴大了根據地,逐步形成以照金薛家寨為中心,橫跨耀縣、淳化、旬邑三縣邊界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的紅色區域........”
重溫入黨誓詞
全體黨員干部和中層領導干部在李應坤同志的帶領下,在陜甘邊區烈士紀念館前為烈士舉行了隆重的悼念儀式,深切的緬懷了革命先烈。
同時在李應坤同志鏗鏘有力的領誓下,面對鮮紅的黨旗,面對著烈士紀念碑,舉起握拳的右手,莊嚴宣誓,恪守對黨的承諾,筑牢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一次歷史記憶
在照金革命紀念館,黨員干部們參觀歷史圖片陳列,瞻仰革命歷史文物,感受紅色經典,領悟革命傳統。了解了照金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和發展歷程,聆聽了老一輩革命家和先烈們積極投身革命的光輝事跡,通過實物以及圖片影像資料,重溫了那段輝煌的歷史,切實感受到群眾路線的重要性。
在薛家寨革命舊址,大家沿著紅軍路,攀上了壁立千仞、地勢險峻的薛家寨紅色營地,途中,無一人掉隊;同時,參觀了革命先輩們當年在懸崖、石穴設立的紅軍醫院、機械廠、倉庫、指揮部等革命舊址,身臨其境地體會了在生活條件極為艱難的革命歲月,先輩們不怕困苦、艱苦卓絕革命精神和英勇頑強的革命意志。
黨員們表示通過多彩的教育活動,進一步激發了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熱情,使得道路更加堅定,信念更加堅定,使命更加堅定,定會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應有的貢獻,助推百年高新夢。
編輯 | 宣傳科
校審 | 王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