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月球瞬間模擬
撞月球瞬間模擬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3月1日16時13分,“嫦娥一號”衛星在控制下成功撞擊月球。 經后確認,嫦娥一號衛星對月球的撞擊點位于南緯1.50度,東經52.36度,落于月球的豐富海區域。
“嫦娥一號”衛星于2007年10月24日發射,它的設計壽命為一年。基于“嫦娥一號”衛星工作狀態仍很良好、燃料充足的狀況,有關方面決定充分挖掘衛星使用價值,對衛星實施有關在軌試驗,為后續探月任務增加技術儲備。
對于“嫦娥一號”撞月,歐陽自遠院士曾說:“撞擊月球是國際航天領域結束月球探測器‘使命’普遍采用的方式。”他還指出,“與其讓探月航天器因為燃料耗盡而墜落月球,還不如選擇撞擊月球的方式,多少也能為人類了解月球增加一些資料積累!
背景資料
“嫦娥一號”是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重要一步。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制,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個在中國流傳的古老的神話故事。
嫦娥一號主要用于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整個“奔月”過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號將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嫦娥一號工作壽命1年,計劃繞月飛行一年。執行任務后將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地區。
來源: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