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二日就多部門食品安全監管而出現的職能重疊、空白問題表示,《食品安全法》實行問責制,特別對綜合協調和部門分工進行明確的規范,將有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陳嘯宏介紹,從國際上看,監管體制分多部門、單部門、綜合型三種體系,目前中國實行的是多部門體系模式。中國政府根據生產經營分若干階段的特點進行監管,是發揮各部門的優勢,既體現相互分工,又能夠實現綜合協調,這也是法律的要求。
他指出,新法首先分清了分段管理的部門職責,做好了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銜接。新法規定衛生行政部門作為綜合協調部門,盡量做到相互協調。同時,要明確分工,落實分段過程中各職能部門的責任。確定了責任,確定了各部門在分段管理過程中,在執行新法的過程中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職能。
新法在涉及部門協調時做了確切的規定。他說,新法從不同角度強調,作為綜合協調部門應該做什么,作為分段管理部門對具體工作又應該怎么做。
為了避免部門職能重復或空白,新法強調了需要統一的內容。陳嘯宏以標準為例介紹,中國首先要統一標準。再有,要進一步規范檢測機構,有的事兒多部門管、多部門查,有時候可能標準還不一樣,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所以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的標準和檢測方法也都要進一步明確。
這位官員認為,在整個食品安全執法監督的過程中一定要公開透明。這時候要吸收、運用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包括媒體共同關注。“發現哪兒有重復,實踐過程中大家發現了問題,提出來,我們及時改;哪兒發現有空白,我們及時彌補。”
在發布會上,他還強調,新法實行問責制,明確了各職能部門綜合管理和分段管理中的責任,那么就要執法過程中是否履職、履責,后有問責制,向社會和人民群眾有一個交待。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