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昨日,湖南一名8歲女孩左手被手機電池炸傷,由于傷勢過重,手掌無法恢復,只能截肢。
1月30日,廣州一男子因掛在胸前的手機突然發生爆炸,因流血過多死亡。
甘肅金塔縣營盤宏運礦業開發公司一名電焊工在車間作業時,裝在工作服上衣口袋里的手機電池突然爆炸,導致死亡。
頻頻發生的手機爆炸事件讓消費者緊張不已,也引起了監督管理部門的強烈關注。據悉,這些爆炸事件的罪魁禍首都是當事人的手機中使用的非原裝電池,即“山寨”電池,近日本報記者就此問題走訪了唐山的手機電池市場。
■現狀:“山寨”電池遍布市場
昨日上午,記者在位于裕華道的唐山手機一條街發現,非原裝電池的銷售和使用情況非常普遍。“山寨”電池不但擺在小攤上,還堂而皇之地在各個店鋪里銷售。許多非原裝電池都沒有3C認證,而且亂貼品牌以假亂真現象嚴重,價格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記者借口欲購買一塊某品牌手機非原裝電池,在地攤和店內詢問時發現包裝就有數種,真偽難辨。一位手機銷售者介紹,為招徠顧客,在賣手機時往往會贈送一塊電池,大多是非原裝電池。
■消費者:“山寨”電池價格優勢明顯
昨日,記者采訪了幾位選購手機的消費者。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他們對于非原裝電池使用中諸如電池無法充電影響正常使用、電量經常不足、使用壽命短等現象非常了解,但也認為原裝電池每塊數百元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
“我用了好幾塊電池了,除了買手機的時候原機給的,其他都不是原裝的,這些電池質量確實不太好。”家住路北區的李女士說,她的手機非原裝電池大概30元,而該品牌的原裝電池卻要將近200元,“我的手機現在都賣不了一塊電池錢”。
“肯定是原裝電池更好些。但是現在手機更新換代這么快,花好幾百元買一塊手機電池,換手機的時候一下子就沒用了,太浪費了。”消費者王女士說,“與其到時候心疼,還不如現在買一塊便宜點的電池。”
■隱患:“山寨”電池安全系數低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鋰電池國內缺乏統一標準,非原裝電池普遍沒有生產廠家、出廠日期、說明書、保修卡。據有關監督部門調查,大部分非原裝電池沒有3C認證,在使用中存在起火、爆炸等安全隱患。
由于鋰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危險性天然存在,特別不能接近高溫、高壓,一般只要電池附近溫度超過55℃就存在危險。當電池充放電時,內部持續升溫產生氣體膨脹,造成內壓加大。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如外殼有傷痕就會破裂,從而引起漏液起火,甚至爆炸。
與非原裝電池相比,原裝電池的出場標準嚴格,在高溫、焚燒、針刺、振動、跌落等條件下不起火,不爆炸,安全系數相對更高。
■小貼士
手機電池使用注意
盡可能使用原裝電池,用原裝充電器。
不要將手機掛在胸前,好把手機放在包里。
不要長時間通話,充電時不要打電話。
不要將電池放在高溫下。
電池發生變形、變色、發熱、發臭、漏液時,切勿使用。
使用時必須按要求方式充電、放電,必須用手機規定的電池和充電器型號。
不要把電池置于超過55℃的環境中,不要把電池丟入火中,不要置于微波爐上或靠近高壓容器,不要大力擠壓和摔打。
來源:燕趙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