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改變世界有兩種方式,第一種 征服,第二種 創造。這句話出自美國德州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也相信,他這句話正在影響美國民眾,更多地去創造而不是征服。
窮則變,變則通,那么,你會選擇什么方式?
金融危機橫掃全球,多多少少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今天看新聞說由于壓力過大香港去做心理咨詢的老板數量劇增;有些人則研究小額貸款失控如何造成次貸危機,從而尋找到新的合作方式;還有這樣的兩夫婦,在危機來臨后,生意越做越紅火……
老板娘姓申,老板姓儲,兩年前已在深圳開了四間川菜館子,名叫“川北涼粉”,近生意也大受影響,兩口子天天在想辦法。生意人多數迷信,于是請了個高人前來指點,高人掐來算去,說“改名吧,店名不好!”既然高人說了改,兩口子就不敢怠慢了,想出了個絕妙的店名,改為“川北神廚”,好!正好把夫妻倆的姓氏都合在一起成為店名。這下不得了,店名改后生意果然天天火爆,笑得合不攏嘴。
難道此高人真神了?事實上就在生意大受影響的同時,附近的食肆紛紛打出折價的廣告吸引食客。夫妻倆就在想,難道我們也貼出來直接打個九折?八折?想來想去,靈機一動,就在菜館入門處弄個大轉盤,食客入門后先轉一下,看看運氣如何,能轉個幾折?少有九折,多有五折!現在每桌食客來了,都心情極好地先來轉一下,就知道今天這桌菜能打個幾折!絕!!
改名與打折同時推行,你說到底是哪個發揮的作用大?呵,他們說,也不好說,你怎么看呢??
近許多大學生抱怨生不逢時,剛巧畢業時碰到金融危機,對此我持一定的保留意見,還是老土的那句話,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窗,所以,重要的是 心態。
積極主動地自我塑造!
第一,金融危機固然對金融業房地產業等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還容易滋生一種副產品--戰爭,以刺激消費,相信那是希望和平的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相比之下,我期望能平靜地過了這幾年;
第二,國家政策正在投入與扶持一些行業,要擇業的定位時,是不是可以多考慮一下這些行業及相關行業?
第三,中國國情還是較特殊的,估計兩年就能緩過勁來,對于應屆畢業生及暫時被裁掉的職員來說,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如何思變!
第四,連華為這些每年要招近萬名應屆畢業生的企業都不招應屆生了,我們是不是真該考慮一下出國或讀研!
這幾天在網路看到這樣一段信息 暫不就業,考慮出國考研
美元、澳元、加元瘋狂貶值,對計劃留學的學生很明顯是個利好消息。即使原本并不打算留學的小黃也開始復習雅思,準備趕上明年春天國外留學的申請。小黃說:“原本計劃工作幾年后再出國的,但看近經濟大環境不好,可能將留學的計劃提前。如果春天找到工作,計劃不變;如果找不到,就出國深造!
這樣兩手準備的學生并不在少數。除了出國,還有考研、考公務員近都非;馃帷2簧佼厴I生表示,兩手準備是給自己多留一條路,讓自己時刻處在主動的位置,靈活做出決定。有的學校甚至有“全校齊考研”這樣夸張的說法。
近一直在思考應屆畢業生現在選擇讀研是否合適的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現在這個時候選擇讀研,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優勢明顯的。而且可以規避一定的風險,增強自身的實力,經濟復蘇的好時期剛好畢業出來好好打拼。
當然可以分為兩類人:
第一類,研究型的人才,平時愛鉆研問題,愛跑圖書館,邏輯思維特別好的學生,適宜選擇專業領域(如自然科學類)進行深造,其實說真的,要我給意見的話,這類學生不管現在的大環境如何,都是適宜做做研究的,這叫人力資源更合理的配置,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類,本科讀的是“萬金油”類專業,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或者一技之長的學生,應該盡快做出科學合理的自我定位,在選擇進修的專業及學校上好好選擇,塑造成復合型(一專多能理想)人才,F在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單要有專業,還必須要整合。
如果各方面條件都不允許你出國或讀研,那重要的就是要認清形勢,調整心態,主動尋找工作,并且邊工作邊進修。如選擇在職讀研,接受在職培訓(與目標職業相關)等,事實上,現在“易變性職業生涯規劃”的觀點亦很明確的提出,在職培訓已經是個人成長非常重要的途徑!就看你怎么把握了。
千萬別抱怨,為什么那么多餡餅,就是砸不到我的頭上;為什么有些同學已經找到了工作,而我還沒有OFFER,幸運絕非偶然,再一次審視自我,多做準備,積極行動從今天開始!
分享: 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一.不只有功能,還要重設計 人們更重視獨特與美感
二.不單要提論點,還要有故事 多用感性思維去影響和帶動他人
三.不只談專業,還必須要整合 要有隨時應對工作內容或要求變動的能力,多培養可遷移性技能(如溝通.組織.寫作等)
四.不只講邏輯,還要給關懷
五.不只能正經,還要會玩樂
六.不只顧賺錢,還要重意義 有意義就有價值,有價值就有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