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后第一個工作日,眾多市民或多或少有些“節日綜合征”,一時恢復不了狀態,但都表示這個黃金周過得愜意:7天長假時間充足、好用。不過,要再休這樣的長假,就要等8個月后的“十一”黃金周了。有省人大代表明確向記者表示:這樣的長假間隔安排不合理,今年兩會期間擬提建議恢復“五一”長假。
國際金融風暴陰影下,今年人們對黃金周拉動內需有著更多的期許,結果也沒有讓人們失望———昨天,據商務部的監測,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0億元,同比(農歷)增長13.8%。廣東各大旅行社也報喜:今年黃金周“開門紅”,收客大大超預期,僅廣州市就有20多萬人出游,有的旅行社國內游同比增長超五成。
雖然有了帶薪年假,不少市民還是覺得黃金周長假不可取代。某省直文化單位的尤先生每次長假都要外出自駕游,這次選擇了桂林、陽朔、賀州一線。他說,帶薪年假又要申請又要扣工資,很麻煩,七天長假方便多了。
大多數沒有出游的市民,更看重的是七天長假可自由安排。某銀行的梁女士節前一直要加班,有帶薪年假也不能休,好不容易盼來了春節長假,她覺得特別好用:花了一天時間置辦年貨,花了兩天時間隨丈夫回鄉下拜年,再穿插著幾天帶小孩出去行花街、逛公園等。梁女士認為,去年取消了五一長假,雖然是多了清明、端午、中秋等幾個小長假,但事務性活動不少,時間不夠用。春節期間,探親訪友等事務性活動也很多,但畢竟有七天,選擇性很多,就好安排多了。
長期關注黃金周改革的廣東省人大代表祁海認為,在我國休假日不大可能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確應該統籌安排,使其效用大化。七天長假現在有了更多休閑、享受、團聚的內涵,不是單純的旅游經濟、黃金周消費,也不能等同于帶薪年假、傳統節日。從十多年的黃金周實踐看,3天小長假則只能算是雙休日的“加長版”,而7天長假規模效應明顯,一年中應均衡分布,“五一”長假有獨特作用。一年12個月,要享受下一個七天長假,居然要等8個月,這樣安排很不合理。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