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市十一中初中部的一名學生家長薛女士對此非常認可。她說,如果你花大錢讓孩子上大學,出來又找不上工作那有什么意義呢?還不如讓孩子學得一技之長,將來也能自食其力。
據薛女士介紹,她的孩子今年考了504分,報考了烏市技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
原因:好前景讓家長務實
生源的火爆,讓人在欣喜之余,也不免思索起原因。
記者采訪到的幾所職校負責招生的老師都認為,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近年來烏市對職業教育非常重視,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調整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招生比例,加大了宣傳力度;另一方面,從今年的情況來看,一些家長、學生的求學觀、人才觀以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也發生了轉變,變得更加務實。
據楊建華介紹,烏市技校采取的是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的模式,學生一畢業,即可參加工作。而一些熱門、緊缺的專業,更是人還沒畢業,就被企業搶訂一空。
烏魯木齊成教院中專部今年上半年只有一個班畢業。作為招生就業部門的負責人之一,學生畢業之時,康琴頭疼的就是應付來自用人單位的“說情”電話。“這個單位要,那個單位也要,給、不給都不好,我索性讓學生自己決定去留。”
烏市職專的王老師說,從和學生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今年職校報名火爆的原因之一在于一些家長、學生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更加看重實實在在的利益。現在學上一技之長,既好就業,今后還可以再進修,這使得一部分上線學生報考職校。
烏市教育局職成處處長王常青認為,在諸多政策“利好”的前提下,職校憑借其就業前景好、能學一技之長、學費低、升學途徑多等明顯優勢,特別是就業率高的“金字招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
據了解,2003年至2005年,烏市市屬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均在90%以上,2006年,更是達到了95%。
說法:上職校只是一種選擇
今年中考考了460分、無緣普通高中的張慧 (化名)在家里郁悶了好多天后,終決定不讓父親去找 “門路”上普高了。“就算能上普高,我這樣的成績不一定能跟得上,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學。與其這樣,還不如上職校學自己喜歡的音樂舞蹈,走另外一條路,未必今后就不如人。”張慧說。
烏市教研中心心理教研員徐春霞說,人的發展道路可供選擇的有很多條,關鍵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條。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的定位以及興趣愛好,選擇職業教育,應該說是一件好事,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益,也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益。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陷入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的尷尬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們的觀念。”康琴說,火爆的生源背后,有一些學生是充滿了“無奈”、“郁悶”甚至是“迫不得已”的心情的。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只是不同類型和特色的教育形式,根本不存在優劣和高低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