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嚴峻的就業形勢,仍無法阻攔IT精英們追求更高的目標。從業4年的張先生剛剛完成了一次跳槽,薪酬增長了近70%。這一過程中,真正重量級的籌碼是他豐富的項目經驗,“因為IT職場拒絕紙上談兵”。
實戰差“降級”多
多年來,人們對IT學科情有獨鐘,普遍是看重它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較高的職場薪酬。然而,如今IT從業者的“錢”景卻不如想象中樂觀,究其原因,實戰能力的欠缺使大量人才在求職時出現了“降級”的錯位。
在IT產業發達的國家,程序員一般是由專科學生擔任的,而本科畢業生則能擔負更高技術含量的崗位。與此不同,我們的企業中,經常能夠看到幾個本科生甚至碩士生爭搶一個程序員崗位的現象。如此一來,原本“對口兒”的專科學生失去了競爭機會,就業自然不會理想,而更具技術含量的高端職位卻一直處于人才難求的境地,實際上人才在求職時的檔次都降了一級。業內人士介紹,學生畢業后對IT技術的理論知識爛熟于心,但卻很少能接觸到實際的操作案例,久而久之也就與企業的用人需求相脫節。IT人才的鍛造不能只靠課堂上的學習,還必須有實際崗位上的再學習,因為IT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很少會出現在課本上。
擺脫“入門級”
IT業受關注度很高,不少從事其他行業而對IT技術懷有濃厚興趣的人員也在爭相涌向該領域。加之IT專業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不強,目前的人才市場上,“入門級”從業者泛濫,想擺脫這一群體,在求職時先領一步,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調查顯示,盡管受到金融危機沖擊,IT行業對人才的渴求仍然不減,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業人員的技能門檻有所下降。企業沒有停止“淘人”,但聘用標準更趨于實際,操作經驗豐富、能獨立工作成為了關鍵要素。而面對競爭,大量平庸的求職者就難以找到稱心的工作了。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職場競爭力,一些高校已經與IT培訓機構達成合作,4年的學習中,學生們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將跟隨培訓機構的老師,實際操作當前企業中的真實項目,增加項目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