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你還像從前那么依賴嗎?6月3日一項調查顯示,36.26%的受訪者認為“高考依舊是絕大多數人階層翻身的工具,魅力依舊”;53.85%的受訪者認為高考的魅力不再如從前那么有吸引力了;9.89%的受訪者對此表示“不好判斷”。
針對今年高考人數驟減的現狀,教育部門分析說,“這不是壞事,這說明社會的成才觀也將逐漸從‘高考一元論’轉變成‘多元并存’”,“人們可以更多地從孩子的自身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成才之路,而不必‘唯高考、大學是從’”。對于教育部門的這種觀點,你認可嗎?選擇認可的受訪者比例為27.47%、不認可的占57.14%,對此不好判斷的占到15.38%。
在受訪者看來,對那些棄考的高三考生而言,認為“現在大學學費太高,他們交不起”才選擇棄考的占到15.38%,17.58%的受訪者認為“高等教育質量在下降,在大學學不了什么東西”是他們棄考的主要原因;64.84%的受訪者認為“現在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就業難”才是棄考的主要原因;只有2.2%的受訪者認為“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已經不再唯學歷論了”,所以他們才有條件選擇棄考。
但這并不表明大學已經被人徹底放棄了。如果你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你還會參加高考嗎?43.96%的受訪者選擇了“當然會”,19.78%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再考了,而36.26%的受訪者表示,需要好好掂量一下。問題再進一步,如果你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考取的大學只是很一般的大專院校,你還會繼續去上嗎?62.64%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會再繼續上下去了,15.38%的受訪者表示會繼續上下去,而21.98%的受訪者不好決定。
對于高考人數的變化,7.69%的受訪者認為高考人數減少是短期情況,沒有什么代表性;而67.03%的受訪者認為,高考人數減少或許是長期情況,現在報名參加高考的應屆考生大多數是“90后”,人數少了。
高考中的加分政策也被輿論廣為議論,在本報的這項調查中,絕大多數受訪者(89.01%)認為這一政策應該被取消,只有10.99%的受訪者認為它還有保留的價值。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價值觀念,但是目前的高考受到種種沖擊后,61.54%的受訪者認為高考已經不再是“階層流動”的通道了,只有27.47%被調查者認為,高考仍然是目前風險率低,成功率高的階層流動渠道;有10.99%的受訪者猶疑其中,不好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