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飛”進了北京
丹丹(中)和她的姐妹在工作
她從大山里走出來,到北京尋找自己的夢想,并終走進了國家部級機關
做了一名服務員。她與其他四姐妹的出色表現,讓國家發改委會議科決定,再到平山招聘30名服務員。她就是來自平山縣西莊村的20歲小丫——郄丹丹。
7月7日,記者來到北京,在國家發改委會議科見到了郄丹丹。
“真沒什么好說的,我只是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說這話時,郄丹丹和四個姐妹剛剛結束工作,臉上寫滿了微笑。1.6米的個頭,清秀的臉龐,除了漂亮外,郄丹丹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有沉穩。
和同齡人一樣,郄丹丹愛漂亮、愛幻想,更喜歡按照自己的理想,朝著生活的目標一步步邁進。初中畢業后,當村里不少姐妹急著找份活干的時候,郄丹丹卻決定先學一門實實在在的技術。經過一番思考和篩選,她終來到平山縣勞動就業管理局所屬的一家技術培訓學校。在技校,郄丹丹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當時,她并沒想到,自己能到北京工作,更不會想到,自己能成為平山縣的“名人”,并把平山的美名傳到首都。
去年3月,郄丹丹即將畢業,找工作成了她的頭等大事。就在她心急如焚的時候,國家發改委到平山縣挑選服務員的消息傳來。綜合素質高,舉止得體大方,郄丹丹和其他四位姐妹從幾十位同學中脫穎而出,被選到了國家發改委會議科。同年4月,郄丹丹等5人來到北京,開始了家鄉小姐妹羨慕不已的工作。
在國家發改委會議科,郄丹丹每天工作8小時。“每個月1500元,吃飯、住宿都不用花錢,能省下不少錢寄給爸媽呢。”說到自己的工作,郄丹丹非常滿意。
微笑練了一個月
郄丹丹說,這一切離不開在平山縣的那段培訓經歷。
剛進培訓學校的時候,郄丹丹和同學們一切都是從頭學起。站立、行走、坐姿,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很普通的動作,在培訓學校卻要一遍遍按要求機械地重復。其中,讓郄丹丹印象深的要算是微笑了。“我一直以為笑是天底下容易的一件事,一咧嘴不就行了嗎?”正是這個在郄丹丹眼中簡單的動作,她和同學們學了整整一個月。
服務員還要從平山選
國家發改委會議科科長劉春蘭說,從平山招聘的這5位服務員的業務、技能等各方面水平都非常過硬,人品等方面也都無可挑剔。正是有了郄丹丹這5位“小丫”的示范作用,國家發改委會議科準備再去平山招聘30名服務員。
其實不光是郄丹丹,也不光是和她一起在國家發改委工作的四個姐妹,還有很多從平山縣輸送出去的優秀服務員,在北京、天津等地的省部級單位每天忙碌著。他們和郄丹丹一樣,用自己的實力和勤奮,打動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叫響自己的勞務品牌
平山縣勞動就業管理局局長齊立年說,如今,平山縣每年都會向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輸出優秀服務員4000多人次。
但齊立年同時說,平山僅是一個縣,知名度有限。如今,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勞務品牌,這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示——不管什么類型的勞務輸出,有了勞務品牌助陣,不但輸出人數會增多,輸出人員的工資也會進一步提高。平山縣的服務員要想更多地走出去,必須依托“西柏坡”這一品牌,打造出一個名聲響亮的勞務品牌——西柏坡服務員。
|